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历史典故:吴越国的崛起(6)

2022-09-20 11:35:14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难以延续的高光时刻,这时恰好发生了楚国围蔡的战事,蔡国向晉国求援,晋召集诸侯会盟商量救蔡,却乘机向蔡国敲诈勒索,蔡国不愿屈从,会盟因而失败,晋国的威望一落千

难以延续的高光时刻

这时恰好发生了楚国围蔡的战事,蔡国向晉国求援,晋召集诸侯会盟商量救蔡,却乘机向蔡国敲诈勒索,蔡国不愿屈从,会盟因而失败,晋国的威望一落千丈。走投无路的蔡国转而求救于本就与楚国战事不断的吴国,阖闾正在寻找攻楚的契机和借口,双方一拍即合,吴国便派遣使臣与蔡、唐两国结盟,联合伐楚。

阖闾九年,即公元前506年,太湖之滨集结起一支训练有素的大军,攻楚之战筹备就绪了。吴军主力部队有三万人,在阖闾亲自率领下渡过长江,疾进千里,进驻淮河流域。这支部队虽然人数不多,却经过了孙武和伍子胥的长期调教,十分精锐,三千五百人的前锋尤其骁勇善战。

十月,萧瑟的秋风席卷江淮大地,飘落的黄叶预示着众多生命即将凋零,一场大战在汉水之滨大别山、小别山之间展开。

楚军在柏举摆下战阵,以四倍的人数优势与远道而来的吴军对峙。吴国将士虽然人数少,并没有丝毫畏缩。阖闾的弟弟夫概首先请战,没有得到允许,便不听号令擅自出击,大败。楚军却也乱了阵势,吴军乘乱进攻,杀得楚军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败退的楚军未及渡过汉水,奔袭的吴军又已赶到,趁他们在雍滞用餐时掩杀过去,将他们打得溃不成军。

吴军追杀千里,五战五捷。这就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柏举之战。

阖闾乘胜挥师,直扑郢都。楚昭王仓皇出逃,吴军轻易地占领了楚国都城,取得了压倒性胜利。楚王的嫔妃和大臣的妻妾都沦为吴国君臣的战利品。

在吴军声威的震慑下,中原诸侯都没有出兵援楚,最后还是申包胥从遥远的秦国求来了救兵。两千多年以后的近现代,《申包胥哭秦庭》这出戏还在舞台上久演不衰,可见他完成使命的过程多么曲折艰难。

前方将士高歌猛进,后院却起了火。早已投靠楚国的越国见吴军主力远征在外,便乘机发兵,侵扰吴国的后方。更令阖闾措手不及的是,他的弟弟夫概居然乘乱潜回国内,僭号称王。

腹背受敌,内外交困,阖闾只得下令撤出郢都,回师平乱。

虽然没有能够彻底灭楚,也未能长期占领郢都,但吴国已经国威大振。按照《吕氏春秋》的记述,阖闾治下的吴国“东征至于庳卢,西伐至于巴蜀,北迫齐鲁,令行中国”,俨然是不可一世的霸主。

夫差是吴国最后一位国君,可是他绝非通常意义上的亡国之君,不仅早年间武功赫赫,很有一番作为,直到国破身亡之前几年还着实风光了一阵,给吴国的历史添上了最后一抹辉煌。

他是肩负着为父报仇的重任即位的,所以,夫差二年——公元前494年就迫不及待地发兵攻越。

在夫椒,即现今的无锡马山——也有人说是洞庭西山或绍兴以北,作为无锡人,我决定不理睬他们——吴越两国部队进行了决战。吴军大获全胜,并且乘胜追击,深入越国境内。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