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文选:诗歌太阳的陨落(2)
不落的“诗歌太阳”
普希金与娜塔丽娅,是在莫斯科一次舞会上相识的。他被这位俄罗斯第一美人倾倒,经过两次求婚,于1830年5月订婚,翌年2月结婚,随后到阿尔巴特街租房安家。从故居复原陈设看,居室宽敞明亮,舒适温馨,充满浪漫气息。我仿佛看到一对儿新人形影不离,到街上一起散步,逛商店,喝咖啡。回到家里,妻子给丈夫誊写诗稿,丈夫朗诵热恋时写给娜塔莉亚的诗《圣母》,“……我的一切愿望都满足了/是创造的神把你赏赐给我/你啊,我神洁的圣母/你是最纯洁的美之最纯洁的化身”。普希金被幸福的生活所陶醉,他给朋友写信说:“我已结婚,十分幸福。我唯一的希望就是永远这样生活下去。”表露出诗人对“爱巢”的留恋。普希金在这里度过一生最灿烂美好的时光,也是他苦难生涯中短暂的幸福,而且是唯一的幸福领地。三个月后,他和妻子离开此地。
到了圣彼得堡,这对儿夫妻“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发生了变化,接触的大多是宫廷人士,经常出入宫廷舞会。娜塔莉亚的美丽和优美的舞姿,使她成了耀眼的明星,甚至连沙皇和皇后也非常喜欢她。当遇见高大、英俊的法国籍宫廷卫士丹特士,几乎成了他的固定舞伴。同时,家庭的开销、沉重的负债,使普希金陷入困境。特别是当面临丹特士夺其爱妻的挑战,他毅然下战书与其决斗。1837年1月27日下午,决斗在圣彼得堡郊外雪地里进行。这是文人与武士的对决,胜负几乎没有悬念。普希金身负重伤被送回家,两天后溘然长逝,年仅38岁。下葬时,按其生前遗愿,身着六年前在婚礼上穿的那件“燕尾服”。痛悼的诗篇像雪片似的涌来。“诗人死了,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陨落了。”
在普希金夫妇铜像前,我见不少游人对诗人之死而惋惜,有的窃窃私语,对那场“决斗”感到不解,甚至怪罪于娜塔丽娅。去往圣彼得堡的路上,我沉浸在思考中,寻找答案。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主人公是兩个结为朋友的贵族青年奥涅金和连斯基,他俩同时爱上邻居地主的二女儿,同样为争夺一个心爱的女人“决斗”,结果奥涅金打死了连斯基。这与普希金同丹特士的决斗是多么的相似。决斗是当时俄罗斯最为常见的风俗。普希金是为捍卫个人名誉、尊严而决斗。面对伤势愈重的丈夫,娜塔丽娅极度悲痛和自责。弥留之际的普希金,相信妻子是无辜、清白的,安慰她:“你没有任何过错。”以前他曾向妻子表白过:“我爱你心灵胜于你的容貌。”更动人的一幕是,当医生宣布病人活不过俩小时的时候,普希金吩咐,把娜塔丽娅叫到跟前,平静地对她说:“我死后,你住到乡下去,设法让他们忘掉你。你为我守孝两年后改嫁吧,但要嫁给体面的男人。”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表明普希金对妻子的爱,始终如一。也许因为,比普希金小13岁的娜塔丽娅,因年轻涉世不深,天真单纯,对丈夫和自己的险恶处境缺乏了解,更不懂情场上的角逐隐藏着政治陷阱和阴谋。关键时刻她没有跟丹特士私奔,证明她所说的“我的灵魂和良心是纯洁的,对丈夫始终是忠诚的”。或许是,当时宫廷里有人出于对娜塔丽娅受宠的嫉妒心理,把脏水往她身上泼。娜塔丽娅的美不能成了她的错。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