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天鹅绒

2022-09-21 14:52:26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天鹅绒,从前有一个乡下女人,很穷。从小到大,她对于幸福的回忆,不是出嫁的那一天,不是儿子生下的那一刻,而是她吃过的有数的几顿红烧肉。在当时这不是一件羞耻的事。

天鹅绒

 

从前有一个乡下女人,很穷。从小到大,她对于幸福的回忆,不是出嫁的那一天,不是儿子生下的那一刻,而是她吃过的有数的几顿红烧肉。在当时这不是一件羞耻的事。可羞耻的是,曾经富裕过的人被称作地主或者富农,被没收了土地,被没有富裕过的人监督劳动。

这个乡下女人真的非常穷,她家里的炕上一年四季只有一床薄而破的被子,被子下面一年四季垫着一条芦席。她只有一双干净像样的布鞋,用作逢年过节和走亲访友时穿——光着脚穿,她没有袜子。当然,她更不可能有牙刷、牙膏、指甲钳之类的东西。

这是1967年的中国,距今不远,想忘也忘不了。

问题不在于她的穷,在于有另外一个女人背后嘀咕她:“连袜子都不买一双,敢情真想做赤脚大仙?”

这一句话传到了她的耳朵里。她是个自尊要强的女人,曾经在脱盲班里学到过一些“学问”,譬如:地球椭圆形的,在宇宙里像一只鸡蛋那样无休无止地滚动;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共产党一心救中国,等等。但是很多很多的“学问”在脱盲班里是学不到的,譬如人和人之间怎样协调相处。

她既不能一笑了之,也无法去找那个背后说三道四的女人吵上一架。问题是她没有钱买袜子。

她思来想去,想到一个主意。那是冬天,已经过完春节了,她的儿子在学校里读高一,十八岁,功课很好,好到同班的一个女同学送了他一支新的钢笔。还有几天他就要从高一升到高二了。这个女人把儿子叫到面前,告诉他,读到高中毕业,又能怎么样呢?十八岁,是帮家里挣工分的年龄了,某某的功课不是比你更好,去年就不读了,帮着家里挣工分,还订了一门亲。

她把儿子的几个学费揣在怀里,不顾一切地朝集市上走去。集市上有一家商店,方圆十几里唯一的一家商店,大号叫“××供销合作社”,简称“供销社”。供销社里每一个营业员都像本地的干部一样有权。

女人要了一双深灰色的腈纶袜子,仔细打量之间,心里又有了盘算,买了一双袜子,不过是跟别人一样有了一双袜子,不过是逢年过节穿一下。这好像不是一件特别划算的事。

她放下袜子,就在供销社里转悠开了,转完供销社又到集市上转悠。不觉天就黑了。她看见集市上一下子冷清下来,就昏了头,心里敲响了锣鼓,越敲越响,越敲越乱……她想到该回去给儿子丈夫弄一点糊口的高粱粥汤的,想到有点对不起儿子,想到她这么个又穷又傻的女人,却生了个聪明听话的儿子。突然间,这个女人做出了一个行动,买了两斤猪肉。她要烧上一锅子红烧猪肉,与丈夫儿子一同端到门外去吃,让全村的人都看见她家在吃猪肉。

悲剧就这样发生了,进了村,她上了一趟茅厕,把肉拴在茅厕外面的木棍上,她出来的时候,肉不见了。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