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富贵的结局
康百万
立夏称人
立夏这天,河洛地区有很多习俗,比如饯春迎夏、尝新、斗蛋、吃鸡蛋、吃五色饭、祭火神,等等,而最有趣的习俗,莫过于“立夏称人”。
三国时,刘备要出征,带着阿斗不方便,便安排赵子龙护送阿斗去吴国,交给孙夫人抚养。到吴国时正好是立夏节。孙夫人一见白白胖胖的小阿斗,非常欢喜。但孙夫人也有顾虑,毕竟自己是后娘,万一有个差错,不仅夫君面上不好交代,在朝廷内外也会留下话柄。于是孙夫人想到,今天正是立夏,用秤把阿斗在子龙面前称一称,到翌年立夏节再称,对比体重,就知道孩子养得好不好了。从此,孙夫人精心照管阿斗,次年立夏都称一次体重,书告刘备,以表心迹。
康家备有一杆大秤,专门立夏称人。每逢立夏这天,方圆十几里的人就不约而同来到康家。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六日,即立夏这天,康家庄园门口又聚满了人。这年司秤的人又是康百万——大伙儿都是冲着他来的,他不出面也不妥,再说,他也乐意干这件事。遇到未出阁的大姑娘,康百万一边打秤花,一边说,“一百零二斤,员外人家找上门”,或“今年体重九十八,来年嫁到富翁家”;遇到小孩子,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遇到年轻人,康百万会说,“一百三十五,一辈子不受苦”,或“一百四十三,一生不愁吃和穿”;遇到老人,说辞又不一样,“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或“今年一百零八,活到孙子当大”……一句话,就把来人说得眉开眼笑,心情舒坦。“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说的就是立夏称人称的是体重,更是心情。
这一天,时任巩县知县张可标来了。
康百万看到知县大人光临,忙拱手相迎,热情招呼:“不知张大人光临寒舍,有失远迎,失敬,失敬!”
张可标看了看秤前的父老乡亲,说:“本官也是人,也有一颗童心啊!”
康百万说:“大人,您这是与民同乐。”康百万知道,张可标有跟自己一样的心思:对于那些体重减少者,事后派人暗中调查,若是家里日子捉襟见肘,粮食不够吃,则会减少地租或是给予救济;若是衣食无忧体重下降者,会安排郎中上门诊治。
张可标虽是知县,从没官架子,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当地男女老少没有不认识的。看到他来了,围观的人纷纷让路,示意他先称。张可标知道推辞也没用,便当仁不让,双手抓住秤钩吊了起来。康百万赶紧去看秤花:“大人一百二十八,挣的银子都不顾上花。”
张可标双手脱钩,哈哈大笑:“康掌柜说的是,家里种的有地,有粮食吃;官服三年五载也穿不烂,本官还要银子干什么?”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