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富贵的结局(6)
康百万
来顺掐指一算,说:“老掌柜,后天立春。”
康百万从邙岭上下来,顾不上回庄园,直奔巩县县衙。
看到康百万登门拜访,巩县知县凌钺有点意外,一番寒暄之后,他憋不住了:“康掌柜,光临敝府,有何见教?”
康百万简单把情况说一遍,然后拱手施礼道:“凌大人,一年之计在于春,看到父老乡亲还没行动,老夫着急啊!”
“这……康掌柜有何高见?”凌钺反问了一句。老实说,遇到这样的情况,他还真没辙。
康百万说:“凌大人,再有两天就是立春了,依老夫之见,搞个‘鞭打春牛的仪式,康家愿意承担一应费用,大人意下如何?”
在过去,每年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这天,民间就有迎春、鞭春、咬春等习俗,鞭牛是为了“提醒”牛,春天来了,该开始耕田了。人们舍不得鞭打真牛,就用泥或纸造个假牛,然后挥舞鞭子对之抽打,让真牛在旁边看。看到同类正在挨抽,真牛便乖乖地听人指挥下地干活儿。泥牛肚子里会放上五谷杂粮,鞭牛过后,老百姓便捡拾地上的五谷,泥牛也被他们“瓜分”,拿回家埋在土地里,象征五谷丰登……当然,打春牛也是鞭策老百姓不要懒惰,应早早动手春耕。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耽误不得。
“鞭打春牛”的风俗凌钺也是知道的。他想了想,说出了心中的困惑:“康掌柜,仅凭‘鞭打春牛就能把老百姓的春耕积极性调动起来?”
康百万淡淡一笑,蛮有信心地说:“老夫还有激励措施,今年的种粮亩产状元可获得康家的铜佛。”
“八丈佛?”凌钺睁大了双眼。外界传言康家供奉一尊八丈高的铜佛,曾有不少高手惦记此物,只因康家防范甚严,一直没有得逞。凌钺没有眼福见过铜佛,也一度怀疑康家到底有没有这玩意儿。
康百万没有说话,但他的表情已经证明他不是在打诳语。
消息传出去后,立春这天,巩县县城锣鼓喧天,人山人海,格外热闹。
“鞭牛”活动开始了。“牛”是用泥做成的,高大而且形象。远远一看,倒像一头真牛躺在地上睡懒觉。知县凌钺左手扶犁,右手执鞭犁地开耕。他举着装饰华丽的鞭子抽了第一鞭,同时叫着“一打春牛头,国泰民安”;康百万接过犁和鞭子,抽第二鞭,一边说着“二打春牛腰,风调雨顺”;第三鞭由当地族长鞭打,一边打一边说“三打春牛尾,五谷丰登”的颂词……最终将一头土牛打得稀烂。牛肚子里塞满了一个个绣着“康”字的小布袋,此时都暴露出来。围观者一拥而上,争抢碎土和小布袋。来顺对大伙儿说,小布袋里装的是谷物种子;没有捡到小布袋的百姓可以到康家领取当年的种子。
有种子,有奖励,哪个还敢懈怠?当地百姓天不明已经到了地里,天黑了还在地里忙着。说句农村的粗话,放个屁的工夫都没有。耕、耙、耧、耩、锄草、浇水……庄稼活儿就这样,只要你愿意干,一样儿接一样儿,干不完。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