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散文:一个民族的尊严
大河灯魂
一双红袖舞纷纷,软似花鼓乱似云。
自是擎身无妙手,肩上掌上有何分。
——(清)孔尚任
花鼓燈是流行在淮河流域的民间舞蹈,是汉民族四大舞种中,集舞蹈、灯歌和锣鼓音乐,以及后场小戏完美结合在一起的民间舞种。
说说花鼓灯的舞蹈、灯歌、锣鼓演奏吧。
花鼓灯的舞蹈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有步法、打腿、身段、技巧、扇花、手巾花、拐弯、转身、姿态等400多个舞蹈语汇。花鼓灯舞蹈中包括“大花场”(又称“大场”)“小花场”(又称“小场”)和“盘鼓”。“大花场”是集体表演的情绪舞,“小花场”是“鼓架子”(舞蹈中的男角)和“兰花”(舞蹈中的女角)的双人或三人即兴表演的抒情舞,是花鼓灯舞蹈的核心部分。“盘鼓”是舞蹈、武术、技巧表演相结合又具有造型艺术特征的表演形式,它分为“地盘鼓”“中盘鼓”和“上盘鼓”。地盘鼓(又叫下路鼓),是“鼓架子”和“兰花”地面表演的双人技巧;中盘鼓(又叫中路鼓),一种是“兰花”站在鼓架子腿上做“并蒂莲”“射雁”等舞姿,另一种是两人配合的跟斗技巧,中盘鼓技巧多在“鼓架子”腰腹部进行;上盘鼓(又叫上路鼓)是“兰花”站在鼓架子肩上做各种造型和舞姿。
花鼓灯的歌唱部分,统称“花鼓歌”,属于有打击乐伴奏的乐歌,主要唱调有“慢赶牛”“淮调”“卫调”“败调”,吸收山歌、茶歌素材的小调等十余种,其唱调轻松活泼、委婉悠扬、哀怨深沉、欢快明朗。歌词是七言五句,也有四句或多句的,有描写男女爱情的情歌,也有叙事歌、时政歌,还有奉承歌、岔伞歌等等。
花鼓灯锣鼓演奏,使用的乐器有花鼓、大锣、大镲、小狗锣,包括“番子锣鼓”和“灯场锣鼓”两大类。番子锣鼓是供独立演奏的,传统牌子有“老三番”“小五番”“老五番”“十八番”“闹锦州”“长流水”等。灯场锣鼓是指专为舞蹈伴奏和歌唱伴奏的部分,鼓点是从番子锣鼓中提取出来,由乐手配合演员的表演即兴演奏。伴奏中,能用轻重疏密的鼓点、长短抑扬的声音变化,表现出角色的情感。
6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由安徽舞台剧表演艺术界公认的“安徽第一老太太”程晓金老师领着我,去风台县的花鼓灯艺术团观灯。一群身穿练功服,脚蹬软底练功鞋,显得既土气又淳朴的小丫头和小伙子,在练功厅里的水泥地上,我零距离地领略了“花鼓灯”。
何谓花鼓灯魂?当然,就是这些生命不息、舞灯不止的世代传人。
第一章 灯魂
“田小银子”,是凤台花鼓灯的奠基人。
田振起,艺名“田小银子”,1897年生于双湖乡园艺村大树田家~个贫苦农民家庭。在安徽风台县的中部和南部,提起玩灯的“田小银子”妇孺皆知,但对“田振起”这个大号,人们却不大知道。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