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散文:一个民族的尊严(41)
大河灯魂
在杭州,看到这帮生龙活虎的鼓架子和风华正茂的俏兰花后,晨见老师大为惊讶。特别是看到宋团长他们初排的几个舞蹈节目的小样后,激动万分。他被这个团队的精神所感动,当即决定不仅写一首,而且承诺三个节目的曲子都由他写。他很快进入创作状态,顺利完成了三个节目的音乐创作。这三支曲子名称分别是:《瞧这帮鼓架子》《鼓乡俏媳妇》(又名《兰花嫂》)和《恋》。在2006年安徽省第七届花鼓灯会的比赛中,凤台县花鼓灯艺术团技压群芳,大放异彩。所有参赛作品全部获奖,由晨见老师作曲的三个节目全部夺得一等奖。特别是花鼓灯男群舞《瞧这帮鼓架子》,2007年摘得第六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全国民族民间舞蹈大赛表演银奖和大地之舞奖,2010年获第十五届全国“群星奖”舞蹈比赛最高奖“群星奖”,这也是社会文化的政府最高奖,并受文化部委派参加全国巡演活动;而花鼓灯女群舞《鼓乡俏媳妇》,2008年获华东六省一市专业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2009年获第七届“荷花奖”全国舞蹈比赛铜奖、中央电视台第五届CCTV全国舞蹈大赛优秀表演奖。
风台县花鼓灯这样一个“大国草民小团”,风雨兼程十六年,这里面有心酸的泪、幸福的泪。
第七章 灯痴
“她的名字叫兰花。我指的不是花鼓灯中女角的名字,在生活中,她真的就叫兰花。我们从淮北花鼓灯剧院代培班毕业后,不知为什么,她作为我们这一拨最刻苦、最优秀的学员,不管剧院怎么挽留,她都死活不干。临走时,我送她去火车站,火车快开的时候,她这才告诉我,在颍上她老家的花鼓灯班子,有一个和她一起长大的‘鼓哥,等着她回去一块儿玩灯。”
灯妞讲到此处,稍作停顿后又继续下去:“其实,在我们的培训班快结束的时候,她在一次演出后,认识了一个比她大五六岁,说是什么从美国纽约专门来我们学校研究东方舞蹈,尤其是调研淮河花鼓灯艺术的华裔青年学者。这个人我见过,浓眉大眼,至少有一米八五的个子。他很懂礼貌,每次在我们演出后,请我们下馆子吃饭时,次次都给我们摆椅子、挂衣服什么的,可绅士了。
“他的名字叫麦克,但他更喜欢我们叫他‘灯痴。不到26岁,他就在哥伦比亚大学拿到了一个法学博士学位,他本来可以接他父母律师事务所的班,有一个很好很稳定的收入。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在看过兰花随中国民间艺术团访美的花鼓灯演出后,就疯了,不顾一切地迷上花鼓灯……
“说白了,也就是迷上了跳花鼓灯的兰花。据说,兰花于全美巡回演出十几个城市,三十多场,麦克场场必到,每晚献花。艺术团在旧金山最后一场告别演出时,麦克竟把自己的父母都带来了。唯一目的,就是让他们同意他要娶兰花当老婆……”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