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经典散文:一个民族的尊严(43)

2022-09-21 11:50:21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大河灯魂,但他是个大孝子,不光对他爹娘好,还对兰花的爹娘孝顺。他知道兰花的娘得了晚期尿毒症,要用大钱治,就偷偷去卖了几次血。但,兰花娘得的病,是需

大河灯魂

“但他是个大孝子,不光对他爹娘好,还对兰花的爹娘孝顺。他知道兰花的娘得了晚期尿毒症,要用大钱治,就偷偷去卖了几次血。但,兰花娘得的病,是需要换腰子的病,几十万一个人腰子,那是鼓哥能办得到的吗?但他毕竟尽力了。”

灯妞讲的故事,让我有些压抑得喘不过气来。我是既同情那个有些中世纪骑士遗风的麦克,又可怜那个在内心挣扎着,又不知该怎么办,往何处去的兰花,更对鼓哥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无奈。其实,像兰花母亲身患绝症,又无钱可治的大国草民,在今天的农村,不仍旧比比皆是吗!

“后来,兰花母亲的病有人出钱帮她去治了吗?”

“几个月以后,兰花的父母突然收到一大笔钱。寄钱的人没留姓名,但寄钱的主人指定,这笔钱是给兰花母亲换肾专用的。”

“钱是谁寄的?”

“兰花的父母托人费了好大的劲才查到,这笔钱汇自美国纽约,但寄钱的人是谁,无从查找。直到几个月之后,兰花的母亲可以下地走路了,麦克才从美国打电话问兰花,她母亲的身体康复了没有。这时,不用说,兰花和她的爹娘也能猜到这钱是谁寄的了。从此,在兰花和她爹娘眼里,就把麦克当成救命的恩人了。后来,麦克多次来颍上,和兰花一家相处得非常融洽,但他从来都没有提过这件事。”

“那鼓哥呢?”

“鼓哥知道这件事后的当晚,杀了一条野狗,剥皮炖了,叫上所有兄弟喝了一夜。第二天,发誓不再理兰花了。从那以后,百里十村的燈迷,就再也看不到鼓哥和兰花,那天地绝配的一对儿,在台上玩灯了。打那以后,鼓哥的脾气越变越怪,经常在台上和新的‘兰花配合时失手。直到有一次从‘大场子上,一不小心翻下台来,摔坏了脚筋,住了院。

“麦克还是每隔几个月,从美国飞到北京之后,一刻也不耽误地坐火车和长途汽车,来颍上兰花家里,和她一家人相处。每次来,不仅给兰花带来许多她从没见过的各种礼物,还给她的父母送了许多老人的营养保健品、生活的必需品。每隔一段时间,他都要亲自陪同兰花母亲去县医院检查身体。不仅如此,他还给村里家庭贫困的学生、花鼓灯班子捐钱捐物……唉,人心都是肉长的,时间长了,谁能不动心?况且,假如没有麦克,兰花的娘也许活不到今天。”

“这时的鼓哥呢?”

“其实,鼓哥怎么会放得下兰花?打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啊!只不过是那小子太倔,太自信太骄傲。兰花去医院看过他几次,都让他给骂出来了。可人走了吧,他又背地里流泪……其实,麦克背着兰花去看过几次鼓哥,也是被他轰了出来。

“鼓哥伤愈出院时去交费窗口结账,医院里的人告诉他,有一个个子很高、长得很俊的年轻男人,半个月前就将他的医药费、医疗费和住院费都结清了。鼓哥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