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经典散文:一个民族的尊严(52)

2022-09-21 11:50:21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大河灯魂,他说:我的个乖乖,你还真不瓤! 我说:看《大河灯魂》的吧,那才是真正的现代花鼓灯舞剧。我敢肯定《大河灯魂》之后,在整个中国舞蹈界,将会有

大河灯魂

他说:“我的个乖乖,你还真不瓤!”

我说:“看《大河灯魂》的吧,那才是真正的现代花鼓灯舞剧。我敢肯定《大河灯魂》之后,在整个中国舞蹈界,将会有一个全新的美学观念横空出世,那就是花鼓灯的‘舞剧思维,不信?咱们走着瞧!”

几经辗转,数月过去。

当我从凤台县再度回到北京的寓所,在一盏孤灯之下,翻开有关淮河上下的史籍典故,远古的诸神传说,花鼓灯传承的秦汉宋元之争,春秋古今的纵论宏议,每一次都让我被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的神秘大河,湍流深处的史海钩沉,两岸之畔所藏匿着的各种故事,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激励得寝食难安、心潮汹涌。那些史书上记载的文字,一如盘古开天辟地,剜目为日月,割脉为大河的经天纬地,竟在我漫无边际的想象中狼奔豕突……

昔盘古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盘古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古说:盘古氏喜为晴,怒为阴。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

——梁任防《述异记》

上古时代的某一时期,由于天降大雨,导致江河暴涨,洪水泛滥而引发了地震,山崩以及山崖大规模滑坡。鲧奉命治水,但他单纯采用筑堤放水的办法,结果使水路不通,导致了山崩或滑坡,使洪水灾害更加厉害。鲧因治水失败而死。死后其子大禹继承了他的事业。大禹以十三年的时间考察水路,疏浚水道,修筑堤坝,终于排干了许多地方的积水,引导开挖了使长江黄河顺利东行的新水道。这个故事,当是大禹治水的事迹。

——《诸神的起源》

盘古之死,剜下自己的双眼,为人类当作日月,阴阳嬗变,光明轮回;割开自己的血脉,流尽一腔热血,化为淮河,丰泽千里江淮大地,滋润芸芸苍生,亿万子民。而我父亲为一圆书写中国水利的春秋大梦,来去穿梭淮河两岸的无意之间于我的生命符号“禹”字,带着他永远都难以参透的“禅”意,我走过洪荒,走过秦汉,也走进一个东方民族的文化觉醒与复兴,开始了灵魂史上的愚公移山。

人之初,传说是由两条大鱼变成的两只猿。而这两只猿,就是“阴阳之始”的盘古夫妇。盘古崇敬祖先,因而就有了盘古怀抱二鱼,以示崇敬之说。再后来,抱鱼之说,就形象地演化成了道家的“太极图”。迄今为止,桐柏民间仍习惯在门头、窗上、院落人口的影壁墙上悬挂“太极图”以示吉利,以祈求苍天大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婚丧嫁娶,传宗接代,邻里和睦,消灾、祛病、赐福等等。千里淮河,不仅是开天辟地的盘古夫妻,用一腔热血注成的一条滋润养育着中原人民的生命大河,更是一条孕育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两岸民俗文化底蕴的,花鼓灯艺术的母亲河。而浸透着大河之魂的花鼓灯艺术,深受江淮大地民间百姓的喜爱与痴迷,在淮河两岸世代相传、历久不衰。每逢春播秋收、婚丧嫁娶,民间所有喜怒哀乐时,花鼓灯都绝不会缺席。它既是两岸亿万农民的精神家园和心灵图腾,又是深深蕴藏在淮河上下,皇天后土中的一座博大精深、永不枯竭的民俗文化煤海和金矿。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