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散文:一个民族的尊严(54)
大河灯魂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淮河之流,不仅滋润了沿淮两岸千里沃野,更是芸芸众生赖以活命的天赐。但在今天,还有多少人,仍在感念它的恩泽与悲情?
尾声
人类的赓续,常是文化的赓续。
今天,当我们这些游子唱罢“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之后,又款款深情地再吟“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的皖人,在自娱自乐之后,不应该为本土的文化复兴做点什么吗?因为人类的进化和繁衍,民族的强大与祥瑞,人性的净化与升华,小我的幸福与安康,众生的幸福指数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哪一桩不是受传统文化的滋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厚德载物。我们的根,炎黄的民族魂,不正是在这漫漫的文化进化之中,才有理由不被淘汰?
我不是小鸟,但也要拼尽最后一口气,为花鼓灯的一息尚存泣血高唱。我不是雄鹰,但我渴望用鹰的双翅与利爪,化作一对坚韧的双足,为花鼓灯走向世界蹴鞠,奋力踢出最后的临门一脚。用我们那传承着千古东方文明的双手,用我们饱浸着世代祖先们精血和期望的双臂,在淮水的大河上下,在万里的长江之畔,在辽阔的黄河之滨,在旷远而广袤的祖国母亲的大地上,高高地擎起,牢牢地擎住那盏红光灿烂、光华普照华夏千秋万代的“大河灯魂”吧!
我在愈加激烈沸腾的花鼓灯的锣鼓点中,仿佛看到了一条线、盖九江、小金莲、赛貂蝉、小银子、小油壶、一根筋、蹿条鱼、大萝卜、万人迷、假大万、豌豆花、气死猴、大傻子、水上漂、黑丫头、白牡丹、小金腔及小和尚们,还看到了兰花和鼓哥、麦克和灯妞,以及数不清的灯迷灯痴们。还有,那个让我至今不知姓名,却俯仰无愧的“鼓架子”。
正是你,在美国纽约那劲吹不止的狂风中,高高地攀上百米旗杆的顶端,用血流如注的双手,展开的不仅仅是一面被狂风紧紧卷住的中国国旗,更是一个民族的尊严。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