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一只打碎了的杯子(3)
纪念日
去白石山是米高提的,作为对两人相识之日的纪念。是的,相识之日。若他说是结婚日,她绝不会和他来的,一对夫妻有两个结婚日,婚姻肯定要打折扣的。本该是愉快的旅程,没想碎了一只杯子,还不是她的错,他就大发脾气。若不是他说求你了,若非她心疼车票钱,她绝不会顺从他的。
毛敏的气本已消掉,泥浆沸腾,又有泡咕咕冒了。
2
米高左手拖着拉杆箱,右手拎着毛敏的包。重的东西都放在拉杆箱里了,包里只有她的药品和一本关于梦境的书。她没让他拿,但米高硬是拽过去。不关轻重,这是态度问题。毛敏的脾气越来越大,原先可不是这样。他不过“哎呀”一声,并没有说她什么,她就恼了。她摔了杯子,他还大声喝彩吗?说他早就想换杯了?说那声音多么悦耳?她不过是找碴儿。他真要那么说,她未必开怀大笑。
当然,米高也不能发脾气,虽然心里也窝着火。纪念日并没有多么重要,但也不能就这么浪费掉。所以,米高竭力克制。她不是那种依赖性强的女人,无须过分照顾,但突发状况,米高必须有所表现。走出百十米,便看见那家快捷宾馆。过马路时,米高抬起拎包的右手,有意扶了毛敏一把。毛敏没理会,大步朝前。一辆车开得飞快,毛敏视而不见。米高大叫一声,心直直地提起来。轿车在距毛敏几米远的地方停住,直到毛敏过去,米高仍在路中央发呆。毛敏迈上宾馆的台阶,米高如梦方醒,拽了两下,才迈出腿。
米高订的是大床房,登记时,一直未开口的毛敏提出改换双人床。服务员看米高,米高回头。他有一点点惊愕,不只是她的要求,还有她说话的声音。毛敏并不看他,直视着服务员,重复了一次。那好,就改成双人床了。服务员飞快地说。米高半晌方扭转身,仿佛有什么刺进了后颈,转动极其困难。双人床就双人床,天天睡一张床,也腻了,他这样想。
简单洗漱过,米高看看表,已过中午。宾馆有自助餐,三十八元一位。原本没几样菜,用餐尾声,更是少得可怜,基本是凉的。米高问要不要出去吃,毛敏一边拿盘子一边说又不是出来吃的。这倒没错,但品尝美味也是旅行的重要部分。米高知道毛敏急着睡午觉,也没说什么。捡了几样,舀了一碗米饭。毛敏盛得比他多,菜堆成山了。别看她矮瘦,饭量一向比他大。又是自助餐,她要把那三十八元吃回来。她是数学老师,算账是强项。
下午四点多,两人才睡醒。她的脸没那么沉了,米高提议出去走走。她说累了,想看会儿书。跑这么远的路来看书?想来还在和他怄气。米高劝她,她低头不理,他就一个人出了宾馆。
走到第二个街口,看见树荫下有下棋的,米高便驻足。米高兴趣广泛,象棋、围棋、球类、游泳、跳舞都不精,但都可上手。样样懂,样样稀松。他又不去参加比赛,懂一点儿足够了。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