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大师的技术(3)

2022-09-22 17:00:30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高手,2 老皮匠一屁股窝进椅子当中,两根粗壮的指头夹出一张雪白的名片,字口朝外,在桌面上一搁,伸出中指往前一推:上面是他的大号和联系电话,写着高

高手

2

“老皮匠”一屁股窝进椅子当中,两根粗壮的指头夹出一张雪白的名片,字口朝外,在桌面上一搁,伸出中指往前一推:上面是他的大号和联系电话,写着“高价收购,诚信经营”,反面其实还有一段文字,大意是说本人闯荡古玩行数十载,声名远播港澳台,等等。

哪个省份藏龙卧虎,出藏家出玩家也出古玩商,这跟文化传统有关,也跟经济基础有关。“老皮匠”深深怀念上个世纪90年代,那是个充满机遇和惊喜的黄金时期,这一行业充满了爆发力。当时古玩的地域性差价还很大,普通市民对于古物价值的认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充分,内地收藏家们的库房还都空着呢,不仅货源多,生意也好做。那时候的货好收啊,走进江南任何一家国有文物商店,你只要塞给店员一百两百好处,手面再大一点儿,把总经理搞定了,可以开了库让你挑。“老皮匠”曾经一次性在一家国营库房买了三四十个清朝玉手镯,那价都是十多年之前定下的,他后来卖了两个就把本全都捞回来了。那时货也好出,只要你有门路,能搞到便宜的货,转手就能卖出去,快进快出也是好几倍的利。那时还假货少,哪像现在,不要说民间市场了,就是挂着国有招牌的店都有卖假的。90年代是个赚钱的好时代,古玩的价格也是年年往上翻,芝麻开花节节高呀,那时有个流行歌曲怎么说来,今天是个好日子!赶早了不如赶上了,千年等一回!“老皮匠”话里话外都在说,他是个玩得转的老手,至于钱,那是十多年之前就赚足了的。这气势是粗犷的,口气是豪阔的,举手投足之间可以看到他当年出身底层的本行气质。他是“文革”以后第一拨从业者,从当初“投机倒把”的古玩贩子到今天腰包鼓鼓的古玩商,他的脚正好踩在了中国古玩行业四十年一路上扬的通道里,人民币给了现实主义者强大的自信力。

老郑含着笑,听他描述战绩,不断给他续着茶。

有啥好货给我看看吧?贵不怕,我只要——好——货!“老皮匠”最后把话落实到了一句上。

我只玩玩普通玩意儿,“好货”倒是没有。老郑保持着固有的微笑,似乎谦虚起来。老郑对于他把古玉叫作“货”字,是不舒服的。古玩行业,从古至今都是物比人大,在古董面前任何人都是低微的。尽管老郑不是个刻板的人,哪怕他现在也将古玩换成钱,也当生意在操作,但是在他的心里,只是跟买家在均着玩。每件像样的玉器他是很挑剔下家的,他宁愿价格低一点儿转手给真懂的玩家、给身边的玩伴,哪天他想念了还能再上手瞧瞧,那是故人重逢的感觉。再怎么说,也不愿委屈了玩意儿。在老郑的心里,是玩家、藏家、行家、商家这样排着序的。坐在他对面的这一位,不对味儿。今天的这笔生意,老郑不想做。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