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大师的技术(5)

2022-09-22 17:00:30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高手,老皮匠又是伸手在盘里翻动了一下,貌似轻若鸿毛的样子。老郑的心里就发出了一声深深的叹息,到底是无知者无畏啊,自己因缘际遇得以过手精品数百件

高手

“老皮匠”又是伸手在盘里翻动了一下,貌似轻若鸿毛的样子。老郑的心里就发出了一声深深的叹息,到底是无知者无畏啊,自己因缘际遇得以过手精品数百件,要上手鉴定这个档次的玉器那也是要放大镜、小电筒仔细观察每一条线、每一个孔道的,现在仿古水平极高,珍品与赝品的差异往往只在毫厘之间。这样的精品古玉,放哪个大拍上去,都不寒碜了。

圆雕是湖州仿得好。“老皮匠”开口了,说了半句,他打住,很深刻又像很含蓄的样子,两只眼珠却一眨也不眨,水汪汪的,似乎要从老郑的脸上读出些字来。这是一个人人都炼成了精的行业,老郑隐姓埋名滚了二十多年,什么样的人没见识过,就接过他的话茬儿道,这话原是不假,但也不是什么秘密!若真要说圆雕仿得好,苏州、上海有专门的名家工作室,那才叫精仿,一比一,对着实物仿,仿完了有专业人士做旧,做假包浆,做假沁色,做假铜件镶嵌、假红木座子、假包装盒子。还有一条龙配套服务的,负责送拍的送拍,负责送出国门然后再弄个人境证明贴上,“海龟”摇身一变就成为国外老藏家“旧藏”了。老郑抿一口茶,也是微笑着对视他。

“老皮匠”开始有点儿局促了,觉察今天碰到了高手,但他是不服输的,腰包鼓鼓的,买家总是占着主动的:听听价格?

东西是我的,开价由我。不过,话讲当面,我做生意有个毛病,叫作“三不原则”。

“老皮匠”没听说过卖家还有自己的原则,在他的意念里卖家的第一原则就是把货出手,把钱赚到口袋里,还有什么“三不原则”,稀罕。好奇心却驱使他接着往下问:那是哪“三不”呢?

东西不包,成交不换,出门不退。东西您先请看好,真假残次您要先看清楚咯!

买不起总听得起的,但讲无妨。

好吧,书镇和蟾蜍每件二十,绶带半价。

为什么那两件贵,这件白玉的反而便宜呢?

那是大件,这件小嘛。

我看这件绶带是新货,上面的色是烤色。“老皮匠”话头转来转去就在这件绶带上,贪白嘛,看上了。瞒不住。但是对于老郑把最白的一件报价最低,充满了怀疑。他的手却不肯从绶带上移开,指头不停抚摩着这件雪白温润的玉器。

我刚才说过了,价格是我开,东西您自己看。

那我还价啦?

您不必还价,少一分也是不会卖您。

“老皮匠”今天有点儿不开心了,从没遇见过这样死硬的卖家,难道你跟钱有仇?说实话,这三件东西看新老他是没把握的,哪怕就是新玉,这料子都是上等的和田籽料,也是能值几万的,要命的是对方没给砍价的余地。否则拦腰砍下去,看他反应,如果低价成交,东西就出毛病了。当然,“老皮匠”一定会从一个极低的价位砍起,当新玉买也没风险的位置上。他心底的算盘打得飞快,嘴上却充分显示着悠闲与随意:第一次生意,稍微优惠一点儿,给个面子?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