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大师的技术(7)

2022-09-22 17:00:30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高手,后来,老皮匠又来过一回,可巧,那位玩伴正围坐着喝茶呢。老皮匠其实不相信绶带是真卖出了,正在歪缠,老郑一招手,玩伴就从腰里解下绶带放在了桌

高手

后来,“老皮匠”又来过一回,可巧,那位玩伴正围坐着喝茶呢。“老皮匠”其实不相信绶带是真卖出了,正在歪缠,老郑一招手,玩伴就从腰里解下绶带放在了桌面上:随身佩戴了几个月,那古玉接了人气,包浆恢复了起来,油光水滑的,像一团油,又像一只刚出笼的糯米团子,金黄的皮色越发娇艳了。

“老皮匠”捧在掌心,端详了半天,没再说出一句话。

3

顾总是“减堂”初开的时候,偶尔闲逛进来认识的。北方汉子,豪爽,办事思路清晰,在江南生活久了,大方中透着机灵,带着南方人特有的某些意蕴,粗中有细那种。商场上摸爬滚打几十年,不是个明白人撑不到今天,更何况人家的产业还蒸蒸日上的呢。后来顾总告诉老郑,头一回上门其实也并不是偶遇,闻名找上门来的。老郑说,人跟人,缘分。

顾总上门的头一回,倒也实在,开门见山就说要好玉,点着名要龙、虎、熊、豹子等“嚣张点儿”的动物,他们那地儿的人欣赏的就是个猛字。按说他也不是古玩市场的新人,开着菜单点货,那是要吃亏的,你把自己的底先给露了,那价格还能谈吗?他倒是满不在乎,邪性。老郑笑起来,说自己以古玉为主,中国古代玉器中似乎没见过豹子,熊有一只刚被朋友买去,手头上带龙纹的有几件,玉虎有一只。拿出来给他看了,他都嫌做得“不够嚣张”,倒是看中了一只玉鸡,说是他们那地儿叫“大吉”,好!这只圆雕小摆件,刚好一把抓能当个手把件玩,玉质灰白泛黄,有老提油的痕迹,显得古朴。这是件明代仿宋的作品,现在的大拍上都当宋代的卖,那都是天价。做工是够细,浑身羽毛都精密用阴刻细线勾勒,费的工可大了。顾总有点儿爱不释手,他倒也不掩饰,脸膛都发亮起来。老郑有些迟疑,毕竟好几万的东西,从对方谈吐看鉴玉水平那纯粹是个外行,这样的生意老郑是不敢轻易冒进的。顾总见老郑欲言又止,以为对方是看出自己喜欢,打算开个狠价要拿捏他的意思,索性就把话挑明了:兄弟,价格上您悠着点儿,让给我玩玩,我念您的情儿!呵,这话那叫漂亮!老郑很喜欢。

老郑也索性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兄台,价格高低不是头一位的,我的规矩是因人给价,交情够了,多点儿少点儿都无所谓,但我的东西只卖给识货的人。碰上了不懂的人,东西您倒是买了去,可备不住有人“打枪”,现在这世道!十个里面只要有一个说怪话,就得出问题,您自己如果又没眼,那就不是做生意,而是结冤仇了,您说对不对?钱是挣着了,却多了个仇人,犯不着,对吧?最冤的就是它了,流落在外面,人家把它当了假货,可它又不能开口喊冤,那不就憋屈死了!我建议您有空常来走走,多听听,多看看,先学点儿看玉的基本技术,有了把握您再伸手也是不迟。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