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大师的技术(8)

2022-09-22 17:00:30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高手,顾总也高兴了,一拍大腿说,兄弟,我告诉您吧,我在这个市场转悠了十多年了,每个月得买几样吧,没碰上过您这样拦着人叫别买东西的。我这些年买的

高手

顾总也高兴了,一拍大腿说,兄弟,我告诉您吧,我在这个市场转悠了十多年了,每个月得买几样吧,没碰上过您这样拦着人叫别买东西的。我这些年买的东西吧真叫不老少了,常常是这月去看上月买的有问题,今年看去年买的有毛病,看来看去这十来年就没买到几件真东西!虽说是这样说吧,那玩来玩去,对假东西是个啥光景也多少找着点儿感觉来了。最近这一两年是买得少了,咱也在反思不是,您看啊,这只鸡呢,您拿出来时黯淡无光,灰头土脸,刚才悄悄用手那么一摸,现在是又亮又润啊,这是真包浆。我虽然不会看,但是直觉告诉我,它就是个真东西!为啥呢,它跟我以前买的那不是一回事啊。老郑更乐了,两个人越聊越投机。他们第一次见面就做了生意,这在老郑是少有的。

后来顾总倒是常来坐坐,十有八九是工作时间,正好开着车路过“减堂”楼下,才想起一个电话拨过来。好在老郑工作单位近,上班也是坐着冷板凳干耗着,立马赶过来也就十几分钟。顾总是忙人,屁股刚落座,电话也就跟过来,两个苹果手机铃声此起彼伏的,往往也无法深谈,有一搭没一搭聊些闲篇。顾总说,您老叫我学点儿鉴定技术,您看我哪有自由?我现在找着您了,除了您家,哪儿也不买,省心了。也是。他们两个都是属于同一种人,智商高,情商也高,豁达中透着明白,其实交往时间不长,倒是交情不浅。顾总感叹:兄弟,您是可以干大事的人。老郑说:我?年轻时候没选对道路,错过了,人是不能跟命争哪!

顾总这十多年确实买了不少,大部分他自己都发现是假货,各派各的用处去了。还余下一小部分他看不明白的,就悄悄送过来找老郑给“批作业”。虽说按照常规不应该评说别家卖出的货品,但对于顾总这样的明白人,何况两人确实投缘,老郑略一谦虚,也就不再推辞。几次看下来,把余下的这些也基本全部枪毙完了,老郑一件一件把各自的毛病给指出来,顾总也心服口服,说有些已然被朋友、领导看上了,这下就舍得送出去了。老郑暗暗一算,他这些年打水漂的绝对是笔巨款,好在前几年钱好赚,人家也不甚在意。

古玩市场唯一能够依赖的,就是看东西的眼力,即便像顾总这样的明白人,他会看人、会处事,甚至称得上精明,但如果没有眼力,照样抓瞎。所以,老郑常说:在这个市场里,除了自己的眼睛,你什么也不能信,要关注东西本身,其他一切附着于东西之上的故事、信息都要摒弃。记住,必须认物不认人!玩伴们就跟他开玩笑:大师,那我们连你也不能相信了吗?老郑回答得很干脆:实话实说,你们最好连我也不要相信,尤其不能盲从!人是最善变的动物,我今天不骗你,可不代表明天不骗你;我万一看走了眼,即便主观上没想骗你,客观上也可能骗你呢。这些年,我花这么大力气,要你们自己掌握鉴物的技术,就是要你们都有独立判断的能力!你自己有了眼,才能百毒不侵哇!众人闻言都正色一凛。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