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精选文摘:太阳落山时(21)

2022-10-11 10:24:41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半春子,半春子端着木托盘回到家,揭了木托盘上的红绸子,拿火镰点了烟灯,用银钎子挑点大烟膏,放在灯头上烧。她不会烧烟泡,崔家婆姨给她比画了一回,她

半春子

半春子端着木托盘回到家,揭了木托盘上的红绸子,拿火镰点了烟灯,用银钎子挑点大烟膏,放在灯头上烧。她不会烧烟泡,崔家婆姨给她比画了一回,她照猫画虎,倒弄了半天,周五锤总算把烟吸到了嘴里。

一大早,半春子才把屋门推开一半,愣住了。一个穿大红棉袄棉裤的小媳妇,迎门立着,周五锤他爹袖着手圪蹴在屋门边。小媳妇看半春子愣在门口,一步跨上前,姐!声音清凌凌的。

你……青……青杏。半春子木愣愣地瞪着她。

青杏歪着头,睫毛像扇子,忽闪忽闪,上下打量一下她,抿了抿嘴,浸在清冽的晨风里的脸,红润润的,隐隐旋出两个酒窝。她反身扶住周五锤他爹的胳膊,爹,进屋吧,侧身从半春子身边,一步跨进屋子。

半春子无措地站在屋门口。眼前的场景和她脑子里想过无数遍与青杏碰面的样子相去太远,连边都不沾。此刻,青杏倒更像这屋子的主人,她把周五锤他爹安顿在桌子边坐下,提起炉子上的铜壶,替他爹倒了碗水。他爹低垂着浑浊的眼,腰佝偻着,一脸不安,一条胳膊搭在桌子上。半春子心里一阵阵发虚。

青杏寻睃了一遍屋子,径自走进了里屋。

半春子的脊背一阵阵发紧,弥漫在屋里的是那种鞭炮捻子点燃时的吱吱声,她绷紧了身子,随时等着那一声爆响。可是,没有出现她想象的情景。窸窸窣窣的说话声隐隐约约传出来,她听不清。

半春子心里越来越空茫。屋门开着,日头明晃晃地照进来,清冽冽的冷紧紧裹着她。她不想动,斜靠着门框。太阳才爬上山顶,清亮的光晕里洇着一抹红,轮廓看不分明的双疙瘩山覆着厚厚的雪,亮晃晃的。时间像是凝滞了。

姐,我回了。

不知过了多久,半春子听到有人说话。她懵懂地抬起头,一团火在眼前晃,声音遥遥地传过来,嗡嗡嗡,像风在耳边旋。姐,我不怪你。半春子茫然点着头,她看到青杏脸上隐着泪痕和决绝。一连好多天,她都懵懵懂懂,连青杏来没来过家里都不确定。她觉得那是梦。

没过几天,他爹来了,提了只老母鸡和几个鸡蛋,说是青杏让送来的。末了抄着手,闷头在火炉子前蹲一阵,回去了。临近开春,他爹又来了,蹲在火炉前,唉声叹气,屋里屋外磨转了不知多少趟,才发狠似的进到里屋。他让周五锤给青杏写休书。周五锤龇着牙,嘿嘿嘿,笑了。拿了休书,他爹就走了,再也没来过。后来,半春子听人说,青杏把休书撕了,她说死也要死在周家。半春子听了,几天没说话。

周五锤的身体在慢慢恢复,她的烟泡也烧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娴熟。在屋里捂了一冬天,他显得羸弱又寡白。逢到好天气,阳光暖洋洋地洒下了,半春子搬一把躺椅放在门口,让他晒日头,再泡一壶浓茶放在他手边,他便越发滋润得云里雾里了。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