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散文精选:夜空中,隐约着的不眠星(14)

2022-10-11 10:23:09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呼吸困难,我看不懂,心想,他俩既然如此痛恨对方,像是一对仇人,干吗还要勉强待在一起?干吗不离婚?长大后才想明白,不是他俩出了问题,而是日子出了问题

呼吸困难

我看不懂,心想,他俩既然如此痛恨对方,像是一对仇人,干吗还要勉强待在一起?干吗不离婚?长大后才想明白,不是他俩出了问题,而是日子出了问题。一年劳累到头,家里仍旧一无所有,仍旧不能给孩子添置一件新衣,购买一把糖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两人吃过多少苦,遭过多少罪,受过多少委屈。终于到最后一天,来了个大爆发,以这样一种方式。

那时候日子过得真是清苦,一年只发半年粮,能吃上一顿红薯拌饭,算是不错,时常吃了上顿愁下顿。菜多是干菜汤,汤面几乎看不到油星。每餐全家只一个菜,这是常有的事。吞上三四口饭,才尖着筷子夹一下菜。吃饭时,我总会注意爹的筷子,他要是多夹了一下,我会及时伸出筷子,将他筷子上的菜落在碗里。而爹,总是歉意地朝我笑笑。那时候,要是能够吃到一个煎蛋,我会用它送两餐的饭。一条煎泥鳅,我可以送一餐饭。晚餐更是敷衍。有时候稍吃点东西打湿一下胃,有时候根本就没东西吃,每晚早早地上床睡觉,身子躺着不动,饥饿感就不会那么强烈,等到睡着之后,就可以将饥饿忘掉。

即便是生活难以为继,爹仍坚持着不让我辍学。“儿呀,不读书,哪来的出息?不读书,哪能走出穷山沟? ”爹似乎认定了要让我走出去,而走出去的唯一方式,就是通过读书。这在当时,纯属异想天开,村人也都觉得爹的做法太不切实际。那时候,升学凭推荐,不凭成绩,况且,读再多的书,也是回家种田,没别的出路。但爹像是有先见之明,坚信只要好好读,必定 会有出头之日。小学毕业后,上初中自然没我的份,生产队只有一个名额,生产队长推荐了自己的儿子,爹就去找大队干部说情。哪能说得通?生产队长指定他儿子去,谁的孩子也别想去。好在这事后来有了转机,他儿子厌倦读书,打死也不上初中,这样,名额就侥幸给我了。初中毕业后,爹又活动着让我上了高中。高一的时候,全国恢复高考,这下爹高兴了,仿佛印证了他当初的远见。但高中毕业后,我没能考上大学。怕再考还是失败,浪费家里一年的开支,我不愿去复读。爹强行命我复读。一年后,我考上大学。成为上垄片第一个大学生。我的命运,因此得以改变。

这应是爹真正有别于普通农民之处。

只是小时候每年大年三十的那场“夫妻战”,最终给娘留下两个后遗症:一个,喝酒不用杯,用饭碗,一碗酒几口即喝完;还一个,身子发痛。多年后,娘还在喊头痛,腰痛,全身骨头痛。

“但我爹从没打过我们子女,从小到大,一次也没有。 ”我向礼生解释。

“这是真的。我爹很疼爱我们三兄妹,一直把我们看得很重,從来不打不骂,真的。 ”小妹插话。她进来开箱拿东西,又扭头对我说:“我刚发了微信,将消息告诉单位和朋友了。你什么时候通知? ”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