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散文精选:夜空中,隐约着的不眠星(27)

2022-10-11 10:23:09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呼吸困难,现在爹终于可以轻松上坡,却是由金扛抬着。 墓地选在老屋后的半山腰。爹最后的归宿。从老屋左侧上山,金扛事先砍出了一车宽的路,坡陡,蜿蜒而上

呼吸困难

现在爹终于可以轻松上坡,却是由金扛抬着。

墓地选在老屋后的半山腰。爹最后的归宿。从老屋左侧上山,金扛事先砍出了一车宽的路,坡陡,蜿蜒而上。快到墓地时,金扛将棺材调了个头,再抬至墓穴边,暂时摆放在地上,要等时辰到了后,才下葬。腰鼓队和锣鼓班,歇了响声,掉头下山去,送葬的人群,以及跪拜的亲属,纷纷摘下头上臂上的白纱,丢弃在路旁,也都默默往回走。刚刚的喧哗,随风散去。

八位金扛和一位地仙,各自在墓穴周边寻了个地块坐下,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开了。我挨近爹坐着。爹躺在自己的墓穴旁,头在上,脚在下,这样的姿势,一如往日在家里躺在靠椅上看电视。爹现在看见的是,山脚下的老屋,稍远处的农田,农田那边的山坳,以及山坳和农田上方的蓝天。“你看,左青龙,右白虎。 ”指着对面说,

地仙起身走拢我,“你爹还真会给自己选地盘。 ”我递给他一支烟,又去散发了一圈。爹生前交代小妹,自己死后葬在老屋后山,我奇怪爹为什么不跟祖坟葬一块,原来他是看中了老屋后山这儿的风水。老家一带,素有“葬中地,发后人”的讲究。

大妹夫给金扛和地仙送来了水、烟与食品。小妹跟了来,双眼红肿,提着爹惯常爱挎的那个竖式男士包,说要将它放置棺材旁,随葬。我扯了几根树枝垫在身边,让她坐下。”“一般。起初

“伙食怎么样? 她问。三天,一个厨师的时候,味道蛮好。后来两个厨师,味道就不怎么样了。 ”“他们也这么说。爹交代,

我说。他的后事,要让大家吃好些。爹存了五万块钱在我這儿,说拿出三万办伙食,”

另外两万留给娘用。 “存这么多呀?爹就是节省。 ”等你手头宽松的时候,

“爹交代,抓紧把老屋翻修一下,热天里可以带娘回来住住,娘百年之后,也有个落脚的地方。 ”“早该修的。我大意了。 ”我才醒悟,爹之所以要葬在这儿,除了看中这儿的风水,主要还是考虑到,等日后我们回老屋住时,他又可以看到我们了……

小妹将爹的挎包打开,包内放着爹的手机、钱包、照相机、录放机,还有剃须刀、救心丸、老花镜,和一本老皇历。钱包里的钱,小妹已经在爹上棺前,给每个晚辈亲属一人发了两百,余下的给了娘,现在钱包里只剩下爹的多张就诊卡,不同医院的,

“丢掉。爹在那边再不需要。 ”我说。小妹手一扬,它们落进茅草丛中。救心丸,小妹也丢了。”

“你陪陪爹。我回去清账。 小妹走后,我从包里掏出爹的录放机,按下播放键,有清丽起伏的古戏唱腔,从里面冒出来,周围正在闲聊的金扛和地仙,纷纷望过来,“放这个给你爹听听,也好。你爹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唱戏。 ”我把录放机靠棺木摆放,拧大音量,让爹听得更清晰。以往,爹身体还行的时候,早上起来,爱捧着它出门,去附近的第二工人文化宫溜达一圈,再回来。出门的时候,音量还小,回来的时候,音量就大了,一进巷子口,我在二楼便闻得到,知道是爹溜达一圈回来了,便也起床洗漱,它成了我的闹钟。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