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散文精选:眼眶中浸润着的温热

2022-10-11 10:19:11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春花,春花是我老婆的半个老板。我这样说,听起来有点别扭。什么叫半个老板呢? 我老婆没有工作,在家又不肯闲着,天天大捆小捆的鞋包拿回家。早晚经常有个女人在楼下

春花

春花是我老婆的半个老板。我这样说,听起来有点别扭。什么叫半个老板呢?

我老婆没有工作,在家又不肯闲着,天天大捆小捆的鞋包拿回家。早晚经常有个女人在楼下喊我老婆的名字,接着便问,你好了没有啊?厂家催得要命啊。时间长了,我便知道楼下叫喊的女人名叫春花。春花从鞋厂将缝包的业务接过来,转手承包给像我老婆这样“三无”的女人缝合,她从中赚取差价。“三无”是我从老婆身上得出的结论,指的是一无青春美貌,二无文化技术,三无稳定的工作。说春花不是老板,却干着跟老板一样辛苦的活儿;说她是老板,却没有一个自己能够掌控的员工。所以,我就打趣说,她是我老婆的半个老板。

我对春花的了解,基本上都是从老婆嘴巴里得知的。春花一家是文成人,来温州有些年头了,一直租住在站前小区做鞋包批发生意。小区里好多外来打工的妻子,像我老婆一样的“三无”妇女,又不肯闲着,就从春花手里将鞋包拿来缝,赚几个零用钱。而春花就不一样,她从鞋厂将业务接过来,厂家是有要求的,比如时间的限制,质量的保证。这两点对春花来说,弄不好都是致命伤。先说时间吧,你春花着急,可是那些“三无”妇女不着急,她们本来就不是家中赚钱的主力,赚多赚少不在乎,人不舒服可以休息,有要紧的事情可以把缝鞋包扔在一边。眼看交货期到了,春花只好上门一个个求情。

再说质量吧。这些“三无”妇女流动性很大,也就是说春花手下的员工队伍不稳定,经常有新手上阵。新手只会缝简单的鞋款,复杂一点的,针脚很容易出毛病,动不动就需要返工。新手们听说返工头都大了,宁愿这几块钱不要,返工就是不干!春花能怎么样?只好亲手将那些次品鞋包一双双返工。有几回实在忙不过来,就倒贴工钱,赔上笑脸请别人返工。

有一天,家中卫生间的开关坏了。我对电工知识一窍不通,就想找大门外的“牛皮癣”广告。老婆说,春花的老公懂电工,就请他来帮忙修理下吧。当天傍晚,一个四十多岁,身材矮小、偏瘦,嘴上叼着支香烟的男人来到我家。他问我哪里坏了?我指了指卫生间。他对电工确实很懂行,只见他撬开开关盒盖子,拉出线头,换上一截新线头,在我是一筹莫展的事情,他几分钟就搞定。走时,老婆递上两包利群。他推了几下,推不过,就将香烟装进了口袋。

男人出了门,我问老婆,春花老公是做什么的?看上去怎么像个游手好闲的男人呢?老婆说,他跟游手好闲的人差不了多少,他人很聪明,会电工,还会修理鞋子,可惜人太懒,天天在家里睡懒觉,酒就是他的命根子,中午喝,晚上喝,有菜喝,没菜也喝。春花再忙,他基本上是不闻不问,还经常无故地发脾气。听老婆这么一说,我心里莫名其妙地同情起春花来。我又好奇地问春花有几个孩子?老婆说,三个,老大、老二是女孩儿,老大在鞋厂打工,很少回家,老二念初三,老三是个男孩儿,在念初一。我说,那春花肩上的担子不轻啊。老婆说,是啊,春花一年到头忙得团团转,还不都是为了孩子……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