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回忆:皮子的狩猎生涯(3)

2022-10-11 10:15:50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狩猎者,下了一夜绵绵细雨,脚下非常湿滑,草叶上托着露珠儿,在阳光下闪烁着钻石般耀眼的光。裤腿不一会儿就打湿了,贴在腿上又凉又腻。白雾像烟又像水,

狩猎者

下了一夜绵绵细雨,脚下非常湿滑,草叶上托着露珠儿,在阳光下闪烁着钻石般耀眼的光。裤腿不一会儿就打湿了,贴在腿上又凉又腻。白雾像烟又像水,堆积在山谷里,弥漫着、涌动着。他沿着山鼻子右侧的北山坡走出好几公里,又翻过三道山梁,连根猪毛也没见到。奇怪的是连鸟鸣也没了,好像被夜雨淋湿全都粘挂在了树枝上。他开始感到这大山太空了,空得只有他一个人在呼吸,一种孤独感在心里隐隐升起。抬头看天,日头已在当顶,他找了一棵横木坐下来,一边嚼着干粮,一边合计着:休息一会儿就开始往回绕吧,今天很可能空手而归了。向南走,跨过一条小溪,再往东翻两道山梁,便会到达山鼻子的最西端,再往前,就会有一条拖拉机进山伐木的山道,这样往家走起来会轻便许多。

到达那条山路时,太阳已落到山尖上。他双手端枪,枪口对着左下前方,机警地朝前走着。突然,前面传来一阵“咯吧、咯吧”的声音,由于山路时有弯曲,路侧枝叶又逸出遮蔽,看不到究竟是什么,但可断定这是一头大兽,便枪托上肩,右手食指搭扣在扳机上,中指、无名指和小指间则夹着两枚独弹。他悄悄往前移动着,并左右躲闪,生怕碰到一根树枝或踩到一块乱石,确保不发出任何声响。拐过一个小弯,只见六七十米开外,竟是一头黑熊!原来,道边有许多被拖拉机压倒的柞树,它正顺着枯木舔食木耳。从它衣盆大

的肥臀来看,至少有六百多斤,它皮毛黝黑,油光发亮,像裹着一层黑色绸缎。此刻,它只顾享受美食,竟丝毫没有预感到黑洞洞的枪口正朝它逼近。皮子停了下来,不再靠近,也不开枪。再近些,他怕开枪后遭到黑熊的反击来不及躲避;现在开枪,枪口却正对着它的屁股。常言说,迎头不打猪,背后不打熊。因为枪响后,野猪总是迎着向前冲,黑熊则掉头往后跑。与熊摆开阵仗,这还是第一次,心跳明显加快,握枪的手似有些微颤抖,后背凉凉的有汗珠滚过。直到事后他自己也说不清是兴奋激动的,还是害怕吓的,或者二者兼有。

等了一会儿,那熊并无异样,好像他的到来与它无干,或者,木耳的浓酽气息遮蔽了他的气味,仍慢条斯理地吃木耳。他甚至觉得它那副憨态很温驯、很可爱起来,紧绷绷的神经舒缓许多。“呕 ——”他喊了一声,黑熊猛地掉过头来,只见它支棱着两只耳朵,嘴巴比碗口还粗,两只眼睛迎着落日,像两枚金珠子放射着金光。—砰 —两颗独弹相继射了出去。他“砰 ——”两眼紧盯黑熊,右手迅即退出弹壳,备在指间的两枚独弹随之推进了枪膛。但还未来得及补枪,那熊却一转身钻进了树林,向山坡下逃去。它显然受伤了,行走有些缓慢。他跟上它,但决不靠近。这是一片次生林,树木茂密,不易操枪,也没有大树可以避身。他只好尾随着,寻找开枪的时机。出了这片树林,地势开始平缓,一大片以榛柴棵子为主的灌木丛呈现眼前,一眼望去,像一潭嫩绿湖水。黑熊则像一艘袖珍潜艇,一头潜入湖底,湮没了踪影。他更不敢贸然跟进。灌木虽不高,只到人肩部,可里面榛棵和荆条与藤蔓交杂,非常茂密,这对黑熊来说不算什么,但对猎手,却举步维艰,先不说看不到黑熊,更重要的是很难躲避黑熊的攻击,就这点,黑熊比人更清楚,凡遇危险,总是往林深丛密处钻。灌木丛那端不远处就是十里河,它也许会奔着水源去。他迅速从一侧迂回到灌木丛下端,一番查看,未发现熊走过的迹象,便端着枪候在那里。不一会儿,从灌木丛的摇颤处传来了“咯吧、咯吧”的声响,且越来越近。突然,它又不动了。按理说,灌木丛枝繁叶茂,它绝无可能看到他;这个距离再加上它是上风头,也不会嗅到他的气息,可它怎就不动了呢?过了一会儿,它又慢腾腾地往回走,灌木丛上,一条颤动着的标识性波线,慢慢向对面划去。皮子想,它既然忍着疼痛逃到这里,就没理由再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