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年代旧事:和谐画页(2)

2022-10-13 15:51:27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柳桂青,母亲去世后,她六个多月的弟弟没奶吃,白天哭晚上也哭,哭声揪住了全家人的心。奶奶叫桂青抱着弟弟去各街坊邻居讨奶吃,大家都非常同情这个这么小

柳桂青

母亲去世后,她六个多月的弟弟没奶吃,白天哭晚上也哭,哭声揪住了全家人的心。奶奶叫桂青抱着弟弟去各街坊邻居讨奶吃,大家都非常同情这个这么小就没有母亲的孩子。她弟弟就是靠柳桂青抱着到各街坊家讨吃奶水、喂粥水慢慢长大的。

我和柳桂青成为闺蜜是在1965年,那年我们上小学四年级。为了上学,她每天早上5点多就到二渡头挑水,把水缸挑满后就来我家邀我上学。我有时候也去她家里等她。

1966年8月,柳桂青小学毕业考上了平山镇林业中学,她满心高兴,向伯父要五元钱报名。伯父对桂青说:“读林中有什么用?不如在家做家务,照顾奶奶、弟弟,做饭、洗碗、洗衣服、挑水、捡柴割草都需要有人做。”柳桂青不甘心,她向往学习,就对伯父说:“我保证不耽搁家务。”

整个暑假,她每天早上4点起床,到二渡头挑满一缸水,就和其他姐妹到观音山或三分水山割草,有时感冒也去。一个暑假硬是把一个棚顶都塞满了草,够一年烧用。她告诉我,她最难受的是,每次去割草,其他姐妹都有母亲或哥哥姐姐来到半路接担子,换一下不会很累。她没人来接担,望着众姐妹肩膀上的重担有人分担,自己只好咬紧牙关挑起担子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往家走。下午吃过晚饭,她又到二渡头洗全家人的衣服。柳桂青从早上到晚上,没有闲过,感冒发烧都不敢躺下,日复一日,明天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她又扛着草担杆上山割草了。

柳桂青承担了大人的家务,一边做家务,一边照顾奶奶和弟弟,每天忙得像个陀螺。桂青经常告诫弟弟,二渡头、天后宫、沙坝尾每年都有小孩儿溺水,叫弟弟不要到河边玩水。弟弟不听,小伙伴一喊他就去。小孩儿只听父母话,这是天性。没娘的孩子爹又不在身边,奶奶和姐姐都奈何不了他,伯父伯母的话更是耳边风。她的弟弟调皮、不爱学习,经常到河里去玩水,伯父、伯母、奶奶管教更没半点儿作用,打也不是,骂也不听,令奶奶十分无奈。1966年的夏天,她弟弟又在二渡头玩水,在潜水时不幸被压在船底下游不起来,溺水身亡了。当时,我和柳桂青正在放学路上,有人告诉她这个坏消息,她一听,立即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跑,我陪着她一直跑到二渡头,只见那里已经围着许多人,他弟弟躺在那里已经没有了气息,整个下午,桂青都在號啕大哭:“父亲呀!你为什么一直都不回家看看啊?”

晚上,柳桂青的奶奶看到孙女还在哭,她心如刀绞,又一阵伤心涌上心头。奶奶强忍住悲痛,颤抖着抱住孙女哽咽着说:孩子,你弟弟不跟你做姐弟了,你们没缘分啊!你就把弟弟忘了吧,他是要去找你们母亲啊,不要哭了!说完,她自己泣不成声。就在那一年,奶奶也随孙子走了,奶奶临终时,眼睛久久没闭上,她牵挂的事太多了。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