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文选:孤坟(4)
加油站的打工仔(外一篇)
而早在1865年1月25日,《奥塔哥时报》登有一则新闻:一位住在里夫斯区的25岁屠夫查理,在克莱堤附近赶牛群过河时,不幸被淹死了。所有的事实和证据,包括人的外形、衣着、年纪,时间和地点都和查理相符,人们也认为死者就是查理。但是,由于尸体已经腐烂到不能辨认的程度,而且又没有正式的文件来确定死者的身份,根据当时法律规定是不能发给死亡证明书的。
除了报上所登的之外,其他什么记录都没有,也找不到任何亲戚朋友。
因此,可以证明雷格尼是在这具尸体埋葬了几个月之后才到的。奇怪的是,既然有人知道这个死者的名字叫查理,为什么不替他豎一个墓碑?同时,没有人告诉雷格尼,死者就叫查理?
从相关资料了解到,死者查理住在里夫斯,位于马蹄湾西北100公里。他出事淹死的地方距他自己住的地方40公里,距马蹄湾60公里。当时的交通工具是马和走路,他生前可能从来没有到过这么远的地方。至于摆渡人所住的地方,距马蹄湾不远,他常在河中来来去去,认得的人会比较多。而马蹄湾的人如果要出去,只会往南走,往大市镇走,而不会走到百里外的小乡下里夫斯去,因此,马蹄湾的人是不会认识查理的。即使在今天,该区也是被崎岖的山路所围绕。查理就是有朋友在克莱堤,他们也不一定会知道在马蹄旅馆的验尸报告,也不会到这么远的地方来看他的坟墓了。更何况,在验尸报告上虽然有人给了这具尸体一个可能的名字,但这对马蹄湾的人来说,仍然是一个陌生人。
为什么雷格尼会对一个毫不相识的陌生人,付出像是对待一个老朋友的感情呢?这可以从他写给《吐帕克时报》编辑的信中看出:“我为什么会对这座坟有感情?因为我好像有一种预感,我将来死后也会像他一样:一座孤独的坟躺在荒凉的山丘上。”
雷格尼在爱尔兰是一个神职人员,可能由于这个关系,终其一生他并没有结婚也没有小孩儿。他的经济状况一直不好,但他做了自己想做的事。
雷格尼逝世后,人们根据他唯一的请求,将他埋在了那座孤坟旁。这两位生前从不相识的人却在死后紧紧地靠在一起,永不分离。不管雷格尼是否发现查理的尸体,有没有埋葬他,也不管这个死者是不是查理,这都不重要。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