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精摘:关外离歌

2022-08-17 10:02:21 来源:忠言堂 作者:网络
导读:离歌,1 1921年的春天,雁门关的冰雪才刚刚消融,一些有着强大生命力的绿色在山石缝隙和铁样灌木尖顶处冒出。这绿色本应是柔软的,然而,我母亲却在这柔软的季节里收到最

离歌

 

1

1921年的春天,雁门关的冰雪才刚刚消融,一些有着强大生命力的绿色在山石缝隙和铁样灌木尖顶处冒出。这绿色本应是柔软的,然而,我母亲却在这柔软的季节里收到最坏的消息:她爹掉下悬崖。

站在山崖边,我母亲朝下看去,她爹连同骡和骡车一起,散落在悬崖之下。那是怎样一幅场景啊,一旦入了眼睛就如楔子揳入墙体,再难起出,即便起出也必然留下深刻黑暗的疤痕。骡车碎裂成片段,那头曾经勤勤恳恳的黑骡终结了辛劳的一生,死在光天化日之下,从上往下看去还没有一条狗的体量大。这简直是对它辛劳一生的最大讽刺,明明它干过的活和使过的力气超过一整个山脉。而我母亲的爹,折叠在凸起的岩石上,以最不可思议的方式。

我的母亲,手里拉着她弟弟,呜啊哭出声。她的哭声惊起栖息在悬崖里的一头苍鹰,它张开阔大的双翼射向天空。我母亲哭,不是因为她懂得了死亡与隔绝,也不是领悟到上天残忍的原笔原意,她只是被黑紫山崖的茬口、被上冲的孤鹰以及折叠的爹、被到处都是坟冢的雁门关所逼迫和诱导,而有的本能。

呜啊——我母亲的哭声上去的时候高亢而苍凉,是骑在鹰背上直插云霄。落下来时候清脆伶俐,如翻飞的胡燕,是小女孩的驚慌失措。

上天的残忍在于从不为哭声所动,无论多么大的哭声都不。世间是由哭声构成的,并且不断叠加,而人总是以同样的哭声宣告自己的不幸,令上天无法体察具体的每一个。何况,黑紫色的雁门关最不缺的就是哭泣。

姐姐,莫哭。这时,我母亲的弟弟发出声音,他说姐姐,莫哭。我母亲的手被弟弟反握住了。弟弟的手不大,与他的声音一样有着没有长大成人的孱弱和纤细。我母亲比弟弟高不出多少,侧脸过来看弟弟,恰好与弟弟紫色的眼眸对接。那是与雁门关相同颜色的紫,是山高林密和白骨累累的紫,是厮杀震天和山岳崩颓的紫,在与光线相接对齐的刹那闪出异能般的光亮。我母亲很是吃惊,一下就收住哭号。弟弟说:姐姐,莫哭。

就是这句话成为我母亲一生的起兴,定下她此后活在人间的风格、情感、节奏和走向。姐姐,莫哭。我母亲在她弥留之际这样对我讲述,她说她与弟弟的眼睛对接那一天才是弟弟真正的降生,他手上的热度和力量远远超出他的年龄。他的眼睛是紫色。紫色是雁门关的颜色,成就着雁门关横扫八荒、纵贯千古的名节和气概。假如紫色就是弟弟,那还有比这更大的靠山吗?

李卉,这是我母亲的开始,然而她的一生已经结束,我只能按照我的认知和明暗层次来复述,这其中的虚实对比与色相饱和,不可避免地携带我个人的意识。没关系,你只要感受故事里的流动与变化,体味人物的体温和气息,就够了。我讲这个故事不是要向你说明什么,因为这个故事本身就是在说明什么。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