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精摘:关外离歌(10)

2022-08-17 10:02:21 来源:忠言堂 作者:网络
导读:离歌,小鬼子在小柏沟村,把来不及逃跑的村民圈在一个窄道里,四面架起机关枪,端着上了刺刀的枪逼问八路军和区干部的去向。他们对男人拳打脚踢,乱刀刺

离歌

小鬼子在小柏沟村,把来不及逃跑的村民圈在一个窄道里,四面架起机关枪,端着上了刺刀的枪逼问八路军和区干部的去向。他们对男人拳打脚踢,乱刀刺身,对女人是禽兽般的强迫。随后,他们把村民刺死并推进莜麦秸堆成的火堆里……

大火从上午一直烧到下午,机枪声和步枪声也是从早晨直响到黄昏,小柏沟的街道上、河滩里、山沟中,到处是残腿断臂,还有脑浆和烧焦的尸体。给我母亲带路的人心有余悸,我母亲也颤抖不已。死亡,战争下的死亡,已经不是第一次侵袭我母亲,难道无辜惨死的百姓在刀俎和砧板上,就只能用绝望的眼直视上天,存满无穷的诘问、悲凉和怨情?

要反抗,这是通往活下去的唯一途径。

那一刻她是恍然,当初想要把弟弟留在雁门城留在她身边,是个多么不切合实际的想法,那是绝无可能的,弟弟在睡梦中的话其实就是在给她答案,“要反抗”,“要血债血偿”。即使老魏不是想要节省一碗饭把他赶走,留不住弟弟也是必然,当他说出姐姐莫哭时,就已经确定了他的志向。

后一年,我母亲又用同样的方法,到过邻近县定襄西北沿的上零村。

我母亲打听到雁门城的抗日游击队曾与驻扎在崞县南陲谭庄村的日军交过火,此后,这支日军向南进发,包围了定襄西北沿的上零村。包围上零村后,日军把数十名群众赶进一间教室,然后把一个毒瓦斯扔进去并朝外关上门。教室里先是一片哭号和求救,你看,善良久了的人,就只能把自己的生死寄托在敌人的良心发现上。哭号和求救过后,才是挣扎,终于有人折断窗棂跑出来,但没想到死得更快,被小鬼子一刺刀捅进肚子,一挑一剜一拔,血肠子涌了一地。

一想到弟弟曾经与这样的日本军交过火,我母亲就咬住自己的下唇,一股自豪浮上来。要反抗!一时间,万里山河,草芥百姓,杀戮与涂炭,生死与存亡齐齐涌进我母亲心中,弟弟那一天说的我母亲从来没有听过的话,到此时才开始真正溶解,开始浇灌我母亲。一切都来得太过迅疾,以我母亲不能理解的态势,如泰山崩塌却又在崩塌中耸立。这更加坚定我母亲的信念,一定要找到弟弟。

5

1949年全国解放,一个崭新昂扬的时代在大地铺展开来,我母亲热切盼望的弟弟还是没有回来。就在我母亲到处打听弟弟下落的时候,惊奇地听闻有一个女人也在到处打听弟弟的下落。

我母亲是从阳方口返回雁门城的路上得知这个情况的。我母亲所去的阳方口,也是弟弟打游击可能去过的地方。早春二月,冰雪已经消融,但人间尚未改换颜色,有关春的消息和鼓舞还在路上,我母亲就出发去往阳方口了。

出雁门城走桂家窑,经陈家庄、试刀石、南口村穿太和岭口;又到了牛大沟村,过黑石沟村、麻布袋沟村;从麻袋沟村我母亲抄小道到了赵庄村,再经过白草口村、柳林村、油坊村;从油坊村抄小道到陈家窑村,经南白庄村。在南榆林乡我母亲停留十几天,她发烧了,头晕不已,在慈云庵的门洞下讨饭休养。十几天后继续出发,过寺台村到楼子坝村,再经官地村、小涂皋村、河汇村、张家咀村到下石碣峪村;经南城村、石坪村到了沙河村,再沿着恢河一路走到阳方口。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