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精摘:关外离歌(14)

2022-08-17 10:02:21 来源:忠言堂 作者:网络
导读:离歌,关心和照顾要分层次和境界来说,我那么执拗寻找我的父亲,何尝不是为了更好地关心和照顾***,我只有找回我的父亲,才能把无辜落在他头上的不公平

离歌

关心和照顾要分层次和境界来说,我那么执拗寻找我的父亲,何尝不是为了更好地关心和照顾***,我只有找回我的父亲,才能把无辜落在他头上的不公平和谣言摘掉。

我父亲的身体在人间消失,但有关他的传说和流言从未停止。有人说他是抗战英雄,打日本人英勇无比,最后死在日本人手里。也有人说他是在解放战争中打太原,牺牲在战地上。但更多人说他根本就已经投降,跟着日本人走了,不然怎么一点音讯都没有。最为广泛的说法是我父亲去了台湾。

流言滚来滚去并朝着不好的方向越滚越大,你或许无法理解这对我和我的家人伤害有多大,在那个好坏人泾渭分明的年代,我们的处境艰难,是被众人推倒的墙。***受此影响最大,遭受的不公平也最多。

我不信!

如我母亲说过的那样,我父亲一定能在炮弹下跳开。我父亲既然有本事从日本人手下逃出并夜奔五十里,就一定有也有本事在日本人的炮弹下跳开。会的,雁门关群山也会这样保佑,它埋下古往今来那么多忠骨,不是也保留下那么多優质的根苗吗?至于说我父亲成了日本人的走狗,还跟着日本人走了,我就更加不屑。他们要是见过我父亲背着枪、在深夜里回家、在拂晓时分走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模样,就会晓得说出这样的话是有多么浅薄和鄙下,以他们粗陋的心智,怎么能度量出凤凰胆魄的瑰丽与光耀?倒是他们说的那个,关于我父亲早就做了大官并娶了漂亮太太,住在大城市,出入有小轿车和勤务兵的说法让我心绪难平。有那么一刻,我也怀疑父亲是不是早已忘记我和我妈,成为别人的丈夫和爸爸?我不能总靠打架来解决问题,唯一的办法是把父亲找回来给他们看。

***不信。

***说我一直寻找父亲并不是为了她的前途,也不是为给父亲洗刷冤屈,这不过是我找来的最冠冕堂皇也是最不好反驳的理由,我的真实目的就是在找父亲的身体,不论那身体是活着的还是死去的,是做了大官的还是投降的。“就算她父亲真是投降了,她也会毫不犹豫把他带回家,才不考虑会不会影响我的前途和命运。”***说。

1965年秋收后,我去公社开介绍信,老李再次疑惑地看着我。他的目光从眼镜上方投出来,充满不敢相信和不可思议,怎么你还要出去找你父亲?他问,你这一年到头能攒几个钱?全都买车票了。你吃什么?你孩子怎么上学?你男人不需要照顾?

我至今记得老李从眼镜上方投向我的目光里,有着怎样的惊诧,我甚至从中捕捉到那里面细微的敬畏与钦佩。你是说,你这次要去白云鄂博?他问我,你知道那是多远的路吗?你对白云鄂博了解多少?

老李是个好人,他的疑问里满是对我的担心,也是他对我持有的一贯怀疑,盛传我是个神经病,和我去世的母亲一样不大正常。放着好日子不过,寻找一个不知道是活是死的人,而且还没完没了,听不进人话去,这不是神经病还能是什么?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