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精摘:关外离歌(19)
离歌
“未发出”,意味着死讯还没有抵达,那上面的烈士还是一个个英武的生命,他们还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顶着隆隆炮火奋力厮杀,他们还匍匐在战场的某一处战壕,等待冲锋的号角。
王艾甫是个认真的人,为求证未发出的84份阵亡通知书,他找来原省军区党史办高主任。高主任仔细分析、审慎对比,这84份阵亡通知书都是油印而成,印迹墨色比较粗劣,是当时普遍采用的油墨。纸张也不统一,有连史纸、高丽纸,还有乡间作坊的草纸,甚至还有废纸二次利用。颜色不统一,这正反映出战争环境下物资匮乏的情形。这些纸张的来源有的是部队自己留存,有的则是战争的缴获品。
再一个就是印章。军队的印章虽然变动较大,但一级和一级的形状不一样,哪一级是圆的,哪一级是椭圆的,哪一级是方的,都有严格规定。而阵亡通知书的烈士登记册上面印章不统一,恰好证明是造表单位级别不同。
这些“未发出”的阵亡通知书是真的。
至于阵亡通知书怎么会流落民间,进而出现在旧货文物市场,这还得从太原战役开始说起。太原战役从1948年10月上旬开始,到1949年4月24日结束,一个战役打这么久,是解放战争里最重大战役里绝无仅有的,在战争史上也罕见。
太原战役死亡人数巨大,敌我双方来回拉锯,尸体能把一条沟填平。战斗激烈伤亡也大,填写这些登记表、通知书的人一般是连队的文书,当这个连队打光拼尽,经办人也牺牲在战场上,没办法再搞下去,只能收拢在一块保存起来。
虽然太原战役结束了,但当时全国的解放战争还在继续,部队调动频繁,没有及时发出的阵亡通知书有可能就遗留下来,最后流落民间。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战役结束后,来不及及时办理的善后事宜就移交地方,而地方政府根本没什么正规的办公场所,今天在这里,明天在那里,大部分时候只能在老乡家里,或者连办理交接的同志都牺牲了,这批东西也就流落民间了。总之,在战争环境下,什么样的情况都可能有。高主任说。
求证真伪后,王艾甫开始了一生中最难熬的日子。那些锁在柜子里的不是阵亡通知书,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或一具具遗体。锁着的柜子总是发出莫名的声响,但打开了看里面只是阵亡通知书,很难说清楚那些声响是怎么发出的。
夜晚睡下,一颗子弹迎面而来,一个炸弹轰隆隆落下。更多的子弹在呼啸,更多的炸弹爆炸后卷成热浪。王艾甫身在战场。战场天崩地裂,硝烟正浓,到处是牺牲的战友,他无论推哪一个都推不醒。冲锋号骤然吹响,王艾甫意识到是该他接棒上阵了,他的战斗是挽起烈士们的尸骨,把他们交到各自亲人的手里。
“为烈士寻找亲人,送烈士魂归故里”——命令已经下达。王艾甫猛然坐起,他是个军人,既然接到命令那就得执行。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