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精摘:关外离歌(26)

2022-08-17 10:02:21 来源:忠言堂 作者:网络
导读:离歌,激战一个多小时后,终于打退敌人的进攻。 土地灼热,硝烟弥散,阵地上到处是尸骸,分不清敌我。连长盖克和指导员都牺牲了。我父亲抱着枪大口喘息

离歌

激战一个多小时后,终于打退敌人的进攻。

土地灼热,硝烟弥散,阵地上到处是尸骸,分不清敌我。连长盖克和指导员都牺牲了。我父亲抱着枪大口喘息,猛地想起什么,急忙转头四处寻觅。还好,趴在战壕里的陈裕抖落身上厚厚的焦土,抬起头来。

他还活着。我父亲咧嘴一笑,眼睛却湿了。

这时魏占山弯着腰从战壕转弯处过来,把两个写满字的条子给我父亲和陈裕各塞一个,嘱咐:务必放上衣兜里。条子上面写着我们的名字、籍贯和部别。我父亲把那条子装进上衣兜里,陈裕却轻蔑一笑,随手把条子一扔。

你干什么?我父亲惊讶地问。我死不了。陈裕对着我父亲一笑。他一脸黑焦土,笑起来满脸全是牙。话未说完,轰的一颗炮弹炸响,又一轮轰炸和扫射开始了。百多门山野榴弹炮交叉猛轰,再加上飞机轰炸扫射,天地间成了炮弹交织的网。

敌人主力在往前冲,距离十一连阵地前沿只有五十米。

“重机枪压制。”我父亲大喊一声。几个班的重机枪猛烈扫射,营重机枪连和九连、十一连的火力交叉。三班机枪班长陈裕,端着机枪向敌人反扑队形扫射。一排子弹扫来,陈裕牺牲。

副班长李强接过班长的机关枪向敌人射击,中弹牺牲。新战士小华接过机枪,向敌人扫射……河北口音的娃娃哥邢发奎接过机枪,向敌人扫射……

机枪再次被接过,向着敌人……

机枪再扫射……

机枪一直没有停……

我父亲和十一连指导员李福祥,指挥一排战士们甩出一排排手榴弹。勇猛激战之下,敌人根本无法接近阵地接合部。

一个小时后,敌人被再次打退。

营指挥所的坑道被炸毁,我父亲去挖坑道,救出堵在里面的人。到这时,我父亲的一排只剩下3个战士。

喘息未定,第三次反攻开始,这一次比前两次更凶残,百多门大炮连续几个小时不断地将炮弹打来。炸裂的土地一再翻起来又落下。炮击之后是反扑,反扑之后再炮击,不到三百平方米的阵地,落下万多发炮弹,炮弹轰炸下的焦土有两尺多厚。

黑夜接替了白天,给烧焦的一切降温。战场上牺牲的战士尸骸来不及清理,都默然沉在夜的深海里。

双方伤亡过大,到19日,整整一天敌人没来进攻,但也整整炮击了一天,这一天阵地上又落下近八千多发炮弹。

支前民工昼夜不停地往前方运送物资,其中最稀缺的是棺材。新打制的棺材来不及上油漆,白茬处还散发着木头的气息。战士们争抢棺材,他们争着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棺材上。

20日一早,阵地再次遭炮火轰击。由于工事尽毁,这次人员伤亡更大。到此时,我父亲所在九连,只剩下8人。这8人受命与十一连所剩9人一起前往二营阵地。他们接到命令:全体战士上好刺刀,与突入阵地前沿的敌人拼搏。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