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精摘:关外离歌(27)

2022-08-17 10:02:21 来源:忠言堂 作者:网络
导读:离歌,不久,阵地上的喊叫声响成一片,我父亲和战友们在迫击炮和重机枪的掩护下,向突入五连阵地的敌人扑杀,靠手榴弹和刺刀把敌人一次次打下去。三排长

离歌

不久,阵地上的喊叫声响成一片,我父亲和战友们在迫击炮和重机枪的掩护下,向突入五连阵地的敌人扑杀,靠手榴弹和刺刀把敌人一次次打下去。三排长周玉亭和敌人拼刺刀,刺死了敌人,自己也被炮弹炸起的土埋掉半个身子,人都已经死了还端着刺刀做拼杀状。十一连指导员李祥福和敌人抱在一起,人已牺牲双手还扣在敌人的脖子上。副连长连刺3个敌人,端着刺刀牺牲。我父亲与敌人拼刺刀不输,接连撂倒好几个冲上来的敌人。一个敌人从后背袭击他,他脑后生风躲过致命一击,反手一枪托砸在敌人头上。也正在这时,一颗子弹击中他的头颅。

天上的太阳红了,天上的太阳黑了。我父亲看到雁门关群山了,大雁划过黛色山脉画下妩媚的线条,莜麦在风中摇曳。我妈拉着我的手向他跑来,他们彼此不说话却眼眸迤逦。我张开手迎着我的父亲奔跑,我们身后是一个飘摇翻飞的方片纸鸢……

21日拂晓,烈士们陆续被抬到营盘广场,由从师、团宣传队抽调上来的十二人组成“处烈队”,负责处理烈士后事工作。司令员给处烈队下了命令:一、烈士从火线背下来只许用担架,不许用车拉。

二、对烈士要详细登记,名、尸准确,籍贯无误。

三、记下所有特征,以防重名混淆,又便于无名烈士的查对。

四、移动烈士要轻手轻脚,不可碰撞。

五、烈士伤口要包扎,要用热水净身净面,不许留有血迹。

六、团首长要到烈士墓进行慰灵式。

七、给烈士穿、脱衣服要轻喊其名。

八、在可能的情况下,入殓、安葬要接近地方风俗。

九、无名烈士必须查出真实姓名。

……

处烈队在太原城外西村安置烈士遗体。从烈士上衣兜里找出写有姓名、籍贯的布条,战士王华照着布条念:

盖克,十九团三营九连。职别:连长。33岁,湖北竹山县人。入党时间1943年1月。

处烈队副队长杜岩庭负责把信息登记在册。处烈队战士们换下盖克的血衣,全身擦洗干净,给穿上寿衣,装进棺材,做好标牌然后埋葬。

李强,职别:副班长。年龄:22岁。籍贯:湖南省衡阳县双苇塘镇。

李强头部中弹,半个脑袋血肉模糊。处烈队战士们一边给他换衣服,一边喊他名字:“李强,侧一下身子。”“李强,抬一下腿。”喊着喊着,声音都哽住了。

李福祥,职别:指导员。年龄:29岁。籍贯:山西省道东村。入党时间:1945年6月。

李福祥是和敌人抱在一起死的,手指还保持着抓抠动作。处烈队战士用热毛巾敷他的手指很长时间,那手指才平展开来。

邢发奎,职别:战士。年龄:17岁。籍贯:河北省深泽人。

处烈队一个战士一下哭出声来,邢发奎是他老乡,两人一起报名参军。邢发奎此时眼睛微张,脸上浮着一层浅浅的笑。谁也不能知道这个17岁的娃娃哥在牺牲的那一刻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以至于表情如此安详愉快。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