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精摘:在海一方

2022-08-17 10:00:49 来源:忠言堂 作者:网络
导读:在海一方,何尤之 1 我是一名社会工作师。 十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应聘一所财经学院,给公共管理系的大学生们讲解社会组织的财务管理。我是做会计的,做了十五六年。这

在海一方

 

何尤之

1

我是一名社会工作师。

十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应聘一所财经学院,给公共管理系的大学生们讲解社会组织的财务管理。我是做会计的,做了十五六年。这工作太细碎,那些厚厚的凭证比砖头还硬实,砸得我头都晕了。给大学生讲社会组织财务管理,不想竟触动了我对社会工作的热爱,顺便把社会工作师资格考取了,从此,揭开了社工职业生涯。

我和老路认识二十多年了。那时老路是司机,快退休了,我是会计。他比我大了二十来岁,我们能成为莫逆之交,缘于他女儿。他女儿叫路西,这名字起得洋味十足,我以为老路懂英语,老路说那些鸟语在他眼里,都是狗尾巴圈。老路不知从哪儿打听到,我是个业余作者,没事喜欢写点东西。老路比较风趣,来办公室找我时,像地下党接头似的,诡秘地说,有情况,你已被发现,跟我来。我莫名其妙呢,他已转身出去,在走廊尽头等我。

我甫站定,老路就说,同志,你已暴露了。我说,啥?老路笑。老路个子高大,下巴有颗伟人痣,笑起来很生动。老路说,组织已发现你是个作家,没说错吧?

我愣了。以为这事做得天衣无缝,不想还是走漏了风声。

老路仍是笑,说看把你紧张的,又不是藏了个二奶,怕啥呢?跟你开玩笑的,其实是想请你帮个忙,帮我女儿写个生日感言。

我松了口气。我说这事对你女儿来说,是件无比重要的大事,应该让你女儿自己写,在台上读起来才更顺口。

老路说,拉倒吧,她还不如我呢。这孩子啥都好,就是学习不好。

不会吧?我知道他女儿过了生日就去英国读书了,学习应该不错。

老路却说,我哪有那本事,我是在拼爹。我父亲是部队老首长,离休金一年将近二十万。老爷子性烈,开始死活不同意,说他的钱是中国政府给的,凭什么送给外国人。老路解释说那不是政府白给的,是你出生入死劳碌一生的所得。后来,老爷子看身边出国的孩子越来越多,又架不住老路夫妻的软磨硬泡,勉强同意送孙女出国。

我帮路西写的稿,被路西站在美轮美奂的舞台上,声情并茂地演绎了出来。一片掌声中,老路抹了泪,老路的老婆路姐哭了个不能自控。我想起母亲以前常说,父母把你们从一柞五寸长,培养成这么大,容易吗?老路夫妻此时想必体会到了这份不易。

站在绚丽的舞台上,路西很漂亮,漂亮得无可挑剔,漂亮得你不忍心眨下眼睛。路西继承了老路个高眼大的优点,忽闪的大眼睛里满是清纯的光泽,姣好的面庞散发着青春的魅惑。路西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女孩,不去当明星,委实是影视界的损失。看得出来,老路为有这么个漂亮女儿而骄傲。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