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精摘:在海一方(12)
在海一方
我慨叹。我说老路啊,你辛辛苦苦把女儿送到国外,没想到布下了这么个局,如今连自己都破不了了。
老路说,问题是,温哥华也不是路西最终的落脚地。等她孩子长大了,女婿要送孩子到美国读书。孩子的爷爷奶奶是富豪,站得高,望得远,早给孙子孙女规划好了。我算什么呀,一名老司机,鼠目寸光。孩子的事情,爷爷奶奶定了,连路西都改变不了。那时他们举家迁美,你说我是不是成了孤魂野鬼?连孤魂野鬼都不如。孤魂野鬼好歹埋在了生养自己的地方,我们呢?就像被一脚踢出去的一粒石子,飞哪坠哪。
好吧,这事你和路西慢慢商量吧。她的眼界比我们高,看得比我们国际,是真正的四海为家,天涯若比邻。
我给夕阳红老年公寓的尹院长打了电话,说明来意,尹院长让我们过去面谈。尹院长和我相识多年,当年夕阳红老年公寓承接的美丽社区公益项目,我是评委和督导,我们配合默契。
到了夕阳红,尹院长在等我们。我向尹院长介绍了老路,尹院长以为老路是华侨,回国为家乡做公益呢,格外客气。老路风趣地开了句玩笑,说我不是侨胞,我和你们在一个怀抱。我是去侨胞家走亲戚,走了许多年而已。
尹院长笑了,然后言归正传,说您快八十了,再认个母亲,就得一百多了,咱这儿还真没那么大的。
老路说,年龄多大不重要,只要她認我这个儿子,能听我叫她一声妈,能在电话里和我聊聊天便是。
尹院长想了想说,按理这个条件并不苛刻。可您知道,这些都是老古董,要认您这个岁数做儿子,怕她们受不起。这样吧,咱进公寓看看,有合您意的,咱再做工作。
夕阳红老年公寓在云台山南侧,坐落在半山坡上,前有路,后是林。绿翠环抱,山泉叮咚,空气鲜美,风景宜人,是养老的绝好去处。夕阳红有独立的院子,前排的平房是办公室,后排的三层楼是老人住所。住所每层有二三十个房间,有两人居室,有三人居室,也有单居室。每个居室都有洗漱间卫生间,条件不错,卫生做得也好。走在走廊里,没有那种难闻的气味。
尹院长边走边介绍,问老路在国外多年,关注过国外养老院吗?
老路摇摇头,说没有。在温哥华,我只关注养小,不关注养老。我是去给女儿带孩子的。
见了第一位老人,约莫九十岁,耳朵还行,口齿有点含糊。尹院长和老人说了意思,老人磕磕巴巴地说,我一把年纪了,认儿子做什么呢?我有三个儿子,没一个愿意养我的,结果把我送养老院来了。人老了,就是多余的,哪能再连累别人呢。
又见第二位老人,八十多岁,身体还不错,不用拐杖,在屋里蹒跚而行。听说老路要认她做妈,捂着脸,笑得一脸菊花开,满头的白发像云朵,说不能不能,要折寿的,我才比你大几岁,认个老姐姐还差不多。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