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精摘:在海一方(3)
在海一方
老爷子走时,老路在温哥华。接到电话,赶紧让路西订机票。路西开车送老路去机场,飞机飞了十二个小时,到了南京,再转长途汽车到连云港,回来已经是第二天夜里。
我回到家时,门口悬挂着花幡,哀乐低回,只有母亲守在灵前,还有两个邻居帮着忙里忙外。那一刻,我头都炸了,踉跄着跪在了父亲灵前,失声痛哭。坤子,你知道的,没有老爷子,就没有我今天,更没有路西的今天。可在他最需要儿女的时候,我们撇下了他,一家人去国外享福了,我***的还配做儿子吗?
您不也是身不由己嘛。我说。
今天客人不多,老板娘站在吧台里,一直在听我们说话。吧台离我们有四五米远。
我安慰老路,人生终有缺憾,此事古难全。不去温哥华,你同样有缺憾。你的难处,大爷能理解,你不必自责。
老路揉揉眼睛,我真的是没法选择啊!
我在温哥华,主要忙路西的孩子。老路转过脸对老板娘说,路西是我女儿,生活在温哥华。老板娘点点头。老路继续说,路西的女儿上小学,儿子上幼儿园。温哥华的私立学校教学质量比公立学校好,想进去没那么容易。路西的女儿当然不会去公立学校,中国人对子女教育一直是任性的,有钱人更任性。
哦,跟咱这儿完全不一样。老板娘插上话来。咱连云港这儿,解放路小学、新海中学、海州中学,这些学校搬到哪儿,哪儿就成了炙手可热的学区房。连云港也有私立学校,考不上公立的,才花钱去私立。
老路说我外孙上的幼儿园,也是私立的。外孙的幼儿园和外孙女的小学,一东一西,在住所的两翼,两边的上学放学时间完全一样。每次送孩子上学,我和路西一人送一个。你路姐不送,她不会开车。
那寒暑假呢?我说,寒暑假该解放了吧?
只是局部解放,不用接送孩子了,可新的压迫又来了。老路说话,总会带几份趣味。寒暑假期间,一家人要出去旅游,去美国,去墨西哥,去夏威夷,反正不闲着。路西的爷爷奶奶交代了,培养孩子不但学知识,还要见识广。人家爷爷奶奶发话了,我们只有唯命是从。再说路西,那么年轻,总被孩子困着,也需要旅旅游,宣泄一个学期的苦闷。
老板娘说,生活挺惬意啊,那些地方感觉好遥远,我只是在电视上听说。
我说,难怪你总这么来去匆匆呢。可是,路西不是雇了保姆吗?
俩呢!一东北的,一菲律宾的。俩都不会开车。
那就雇个会开车的保姆。
老路摇头,那也不行,女婿不会同意的。孩子教育是大事,哪能让保姆接送呢?我这几十年的老司机,女婿信得过的。
这事就赖你身上了。我笑道,有钱人家的孩子金贵啊!那你要真有个啥事了,咋办呢?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