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精摘:在海一方(5)

2022-08-17 10:00:49 来源:忠言堂 作者:网络
导读:在海一方,我说,我不只是你兄弟,我还是一名社工,关爱弱势群体是我的天职。即便不是你母亲,我也有责任去照顾。和老路说这些,不是豪情壮志,是心之所向。

在海一方

我说,我不只是你兄弟,我还是一名社工,关爱弱势群体是我的天职。即便不是你母亲,我也有责任去照顾。和老路说这些,不是豪情壮志,是心之所向。

老路说,坤子,你这样的哥们儿,就是在国外,也是高素质的。

错了,路哥,我这样的社工,国内有的是。社工这职业,中国比西方起步晚,只是之前你没接触过罢了。

老路沉默半晌,说,坤子,我母亲要是病重了,你无论如何提前告诉我。没能为父亲养老送终,我悔之又悔。母亲的最后,我务必在她身边,否则我便大逆不道了。

我答应了他。为人儿女,这是应该且必须的。

老路又说,坤子,和你说个事。

我说,啥事?尽管说。

老路说,你知道的,我不是个迷信的人。可奇怪的是,前些日子,我连续做了几个梦,梦到我父亲了。父亲言之凿凿地说,路家有个祖传的根雕,或是根雕一样的物件,放在老宅子里,要我无论如何收好。因为梦了好几次,说明很重要,所以我当真了,和你路姐也分析了,可能是父亲收藏了根雕或根雕类东西,走得急,没来得交代。我给母亲也打电话了,她说找了,没有。我怀疑母亲岁数大了,眼力不中,你抽空过去找找看。

过了几天,我去看望老路母亲,和老人说了这事,在老宅里找了个遍,也没找到根雕。老路母亲说老头在世时,也不玩根雕啊。要是祖传的,也有可能,老头突然走了,来不及交代。

我在QQ上和老路说了,老路说肯定有,就是不知道是不是根雕了。

此后,我又去找过几次,仍一无所获。老路疑惑地说,未必就是根雕,或是类似的物件。老路很固执,确信祖传之物一定在某个地方了。

一年后,老路母亲的个案服务结束了。社会工作是阶段性的,有接案,就有结案。但老路母亲我放心不下。每想到老人辛苦一辈子,最后却落个空巢,心中甚是不忍。我以个人的名义继续照顾着老人。只是没了工作之便,更做不到如期而至了。想到老人又站在路上望眼欲穿,我的心如蚂蚁在蚕食。可事务缠身,应接不暇,我只能抽空去了。

老路每年回来,都来看我。会带些温哥华的土特产,聊些温哥华的事。我们还是认准了风云饭馆,老板娘也认准了我们,说路哥,你以前是两年回来一次,现在改一年了。老路说,两年来一次,你这小饭馆怕经营不下去了,所以改一年一次,照顾你生意。老板娘捂着嘴笑。

我问老路,去青龙山了吗?

老路点点头,看望母亲,拜祭父亲,这是每次回来必修的功课。

没问问老爷子,那个根雕什么的,到底藏哪儿了?说不定价值连城,能卖个大价钱呢。我知道老路不缺钱,和他风趣一下。

老路说问了,老爷子说下次托梦告诉我。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