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精摘:在海一方(7)

2022-08-17 10:00:49 来源:忠言堂 作者:网络
导读:在海一方,我按老路的旨意,拍花果山,拍孔望山,拍海滨浴场,拍民主路老街,拍秦东门大街。拍了许多,然后在微信上发给他。多年后,路姐告诉我,他让路西买

在海一方

我按老路的旨意,拍花果山,拍孔望山,拍海滨浴场,拍民主路老街,拍秦东门大街。拍了许多,然后在微信上发给他。多年后,路姐告诉我,他让路西买了投影仪,一个人待在地下室,把这些照片投放到幕布上,独自欣赏,独自遐思。

老路说,他遇到个老外,会汉语,问他哪儿人,他说中国连云港,老外竟知道连云港,说山海连云,好地方啊!老路发了个咧嘴大笑的表情。

我也惊喜,没想到在北美,还有人知道连云港。

那个老外说他来过连云港,知道连云港是孙猴子的老家,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我完全没想到啊。

我也完全没想到,连云港竟有这样的知名度。老路说他后来才知道,连云港的国际知名度相当的高。末了,老路问我,连云港的GDP是多少,还是省内的千年老二吗?

我说,是啊,雷打不动,连云港人也默认了。

老路说,我在网上查了,连云港的GDP和珠海、厦门差不多,只因为生在江苏,才做了小妹。

我没查过这些。只有旅居国外的人,大概才有这份心思。

老路又说,坤子,那事你得当个事啊。

我说根雕吗?老爷子没托梦给你?

老路说,没有。

第二天,我就去老路家,问老路母亲。大姨只是摇头,说跟老头子过了六七十年,从没听说有什么传家宝。我到处找,仍是没有。

老人九十多了,身体明显大不如前,她的脚趾疼,不能走动太久。我帮老人联系了老年公寓,老人不肯,说要帮儿子看家。

老路提醒我,母亲要真的不行了,你无论如何要提前告诉我。我要守她身边。背着不忠不孝之名,我将来如何见列祖列宗!

老路母亲理智还清醒,除了念叨老路,没什么大碍。每次我去了,都和我说两句。我问她,想儿子没?她摇摇头,又找了餐巾纸,抹着眼睛。她问我她儿子啥时能回来,我答不上来。老路没个准儿,被两个外孙困住了手脚。

他走了一百七十七天了,估计今年不会回来了。老人喃喃地说。

突然间,我的鼻子酸酸的,酸得眼泪也出来了。儿行千里母担忧啊。老路母亲老了,内心竟是明亮的。而这明亮的背后,是别人无法体会的情思。我擤了鼻涕,安慰她说,大姨,路哥很快就回来了,他这会儿有点忙。我抽空帮您问问,看他啥时回来。

老人忙缓缓摆手,别问了,他在那边忙呢。

等我下次去了,她似乎忘了,又问我,我儿子今年会回来吗?我敷衍她说,帮问问。她却又摆手,别问了,他忙呢。然后说,儿子去国外一百九十一天了。

那段时间,老人的脚开始红肿,肿得连鞋子都穿不上。我找医生看了,医生说要做大手术,做支架。老人不肯,说不值那个钱了。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