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精摘文选:那只戒指

2022-08-17 09:50:56 来源:忠言堂 作者:网络
导读:戒指,蒋冬梅 某一天,小镇来了一个女人。看上去,她是一个很普通的女人。一个女人要是刻意掩藏起自己,她就不会再放出光彩。 没有人看见过她的断手。人们无法猜想,她

戒指

 

蒋冬梅

某一天,小镇来了一个女人。看上去,她是一个很普通的女人。一个女人要是刻意掩藏起自己,她就不会再放出光彩。

没有人看见过她的断手。人们无法猜想,她怎样把头发在头顶扎一朵花苞,怎样为自己擀一碗细白的面条,怎样在集市上支起一顶红色的帐篷。可就是这样的一只手,却是什么都能做的,不仅能洗衣做饭,打包卖货,还能缝缝补补、织织缀缀。在夏日的傍晚,人们能看见,她在小院里借着就要逝去的光亮,在织一件式样好看的毛衣。没有人知道,她究竟是怎样用那只残了的手在操作。譬如怎样绕线,怎样打结,怎样一针一线地穿梭往来。可是,那一件作品却日趋完成了。

每天清早,她扛着大包小包的货物,辗转不同的集市,坐上那种能走进村村岔岔的小客车,在路上摇摇晃晃地颠簸。因为没有右手,她的左手臂非常粗壮,不用人帮忙,单手拎着一大包货,用力往背上一翻,那货就像一座山那样,稳稳当当地落在肩膀上。

女人走村串乡的时候,路过一个个站牌灯杆,上面贴满花花绿绿的广告。最显眼的地方贴着的,是一排悬赏通告,上面印着一方方黑糊糊的脸孔,都是逃犯,有男也有女,透出刀子一样的眼神。

开始的时候,人们对外乡来的人,会生出一些戒备。小镇上一旦出现生面孔,大家就警觉起来,从头顶到脚底,都生出戒备。可告示贴得时间久了,就不再引人注意,生活又恢复往日的慵懒。他们在告示底下,熟视无睹地走过去,好像与他们没什么相干。他们像平常日子一样,依然夜里忘记闩门,孤身一个人赶夜路,什么都埋在平静里,一点波澜也不起。

但是,小镇上的人,天生就对外来的人很好奇。他们带着几分怀疑,又带着几分热情,像对待所有外乡人那样,对女人殷勤地嘘寒问暖,眼睛却像一只探头,总想在女人身上找到一点秘密。可是渐渐地,他们发现,除了缺少一只手,她真的是很普通的一个女人,这不禁让他们有些失望。他们常常隔着栅栏向女人的小院里窥视,希望能发现一个男人的影子,或者听到一个男人的声音。吸引不来男人的女人,能有什么故事呢。

有天,这个一直躲着人群的女人,却来到了女人们中间。那时已是秋天,女人们正忙着腌菜,她们最喜欢腌渍甜蒜,家家的小院里都堆满了粘着泥土的新蒜,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辣辣的蒜香。女人们把新收获的嫩蒜,剥去老皮,露出白生生的蒜头,用剪刀剪去蒜尾的长叶,整整齐齐地码在瓷坛里,再注入盐醋调制的酱汁,扎上坛口,静静地等待。当有一天,再开启瓷坛的时候,一颗颗白蒜变得晶莹起来,剥开一瓣一瓣陈于小碟之中,酸酸甜甜的,透着一点不张扬的辣。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