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精摘文选:那只戒指(6)

2022-08-17 09:50:56 来源:忠言堂 作者:网络
导读:戒指,某天清早,教师早早起身,穿戴好了去街上等车。小镇每天只有两趟去县里的车,他要赶早上的车去,赶晚上的车回。走在路上,有起早的人和教师打招呼

戒指

某天清早,教师早早起身,穿戴好了去街上等车。小镇每天只有两趟去县里的车,他要赶早上的车去,赶晚上的车回。走在路上,有起早的人和教师打招呼,他在乡村里是很受尊敬的。从前他到县上开会也是这样穿戴整齐,在小镇里,只有教师这样每天上班的人,才会注意自己的形象。那些种田的人,即使在节日或参加喜宴时穿上一身好衣裳,也会特别不自在,好像穿的不是他的衣裳似的。

教师是要到县城买一枚戒指,黄金的雕花的戒指。他并没有看见那戒指,可那戒指已经像一缕燃起的火苗,在他心里热热地升腾着。这一辈子,他还是头一次给一个女人买戒指。走进金店后,他被一个浓妆艳抹的导购拉走了,导购专拣贵的指,可教师的心里有数,连口袋里也装着不多的钱。最后,他挑了一枚克数偏小,但造型显大的戒指。他对自己挑的这枚戒指很满意,觉得自己真会买东西。

教师和女人这样的接触,还是被人看了去,左邻右舍的都在谈论这件事情。这些乡亲们也并没有恶意,他们总是对男女之间的事,格外留意些。于是,有人在背地里说,教师和女人都是孤身一人,倒不如两口锅搬到一处,两捆铺盖凑到一屋,干脆搭伙过日子不好吗。说的人都是善意地说,听的人也是善意地听,回去后又善意地说给别的人,可是谁也不愿意传给教师的儿媳听,他们都知道,教师的儿媳是出了名的刁蛮。

这个儿媳三天两头就要来教师这里,假作看望他,可每每临走时,总要顺手牵羊,或是拿走些时令蔬菜,或者把人家送给教师的糕点拎走两盒,嘴里还要念叨着是给教师的孙子解馋的。有一天,儿媳又来搜罗的时候,发现碗柜里竟然放着一碗糖蒜。她知道公公不会做家务,不可能是他自己腌的。

可是过了几天,儿媳又过来的时候,发现教师的箱盖上,放着几样毛线织的手套和袜子之类的东西。她心里吃了一惊,不知道这是哪个女人弄来的。可能公公已经背着他们和哪个女人暗通款曲了。当时她并没有露出声色来,反倒是回了家,对教师的儿子冷嘲热讽起来。她说,人老心不老哇!儿子觉得她说的话不着头脑,并不理会她。可她越说越气,最后竟然跳起来骂着,等着野女人把老头子的钱都骗了去,你们再想治就晚了。

儿媳暗中观察了几日,她发现每日公公的大门紧闭,别说女人,就是一只猫也不进那门。倒是每当黄昏时候,没有手的女人收了摊回来,教师总是在菜园里弄地,借着弄地隔着栅栏和那女人说话。有时顺手摘把青葱,或者拔几棵红盈盈的水萝卜,或者摘几根顶花带刺的嫩黄瓜,隔着栅栏殷殷地递过去。那女人也羞羞地接了,两人就在栅栏边再说上一会儿话。说的什么,那儿媳听不见,却觉得两人像是有说不完的话,有一股劲把两人往一块捏。那儿媳知道,教师对没手的女人起了春心了,别看教师年纪大了,可是老男人要是恋上了,也是火上房那样急的。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