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古典文学摘选:渠川家世

2022-08-17 10:59:34 来源:忠言堂 作者:网络
导读:渠川谈家世,曹凌云 读过长篇小说《金魔》和《官痛》的读者,不难发现在国难当头、社会动荡的清朝末期,充满那种官官、商商、官商、父子、夫妇之间错综复杂、互相倾轧、唯利

渠川谈家世

 

曹凌云

读过长篇小说《金魔》和《官痛》的读者,不难发现在国难当头、社会动荡的清朝末期,充满那种官官、商商、官商、父子、夫妇之间错综复杂、互相倾轧、唯利是图的关系,同时也不乏商人的大义气节、为官的奋发图强和匹夫的临危不惧。作者渠川,祖籍山西祁县,曾祖父渠源浈是祁县有名的票号财东,祖父渠本翘是山西著名的早期实业家,他以曾祖父、祖父辈的经历为原型,在《金魔》和《官痛》中,成功塑造了票号财东沮源潢、内阁中书沮乃翘等人物形象,描绘出一幅纷乱、诡奇的晚清社会图景。

我与渠川先生是忘年交,多次听他漫谈自己的家史,他谈曾祖父、祖父和父亲,以及他们在商场官场中的无常人生和大起大落中的人间冷暖。从他的叙述中,我仿佛听到了渠家几代人的悲欢曲。

渠川的先祖,于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从山西长治上党一带迁到晋中的祁县,在祁县长住并以经商为业,从经营茶叶到创办茶庄,从贩运食盐到开设票號,渠家慢慢积累起大量的商业资本。到了渠川曾祖父渠源浈这一辈,渠氏家族的商业进入全盛时期,达到了顶峰阶段。

渠源浈,字筱州,号龙川,自幼聪明好学,因父亲早逝,辍学主持家业。经营票号以来,他诚信为本,洞烛机先,知人善任,精明能干,在咸丰十年(1860年),他和本族兄弟创办了百川通票号;在同治元年(1862年),他又与本族兄弟创办了存义公票号,同时独资创办了三晋源票号。他家业日隆,成为了大票号商,被当地人称为“旺财主”,是山西票号业中著名的资本家、最早的实业家。到了清光绪年间(1875年至1908年),渠源浈三家票号所拥有的资产,根据《清稗类钞》等传闻,在山西票号里名列前茅,共拥有三百万至四百万两白银。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个数,但到底有多少?应该是个永远的谜团,因为票号里的资产详情对外是保密的。票号亦称票庄,出现于清道光初年(1821年),是我国银行的萌芽形态,在金融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票号多为山西人开设,以平遥、太谷、祁县三帮势力为主。

渠源浈在光绪初年(1875年)捐资而得员外郎,并在刑部广东司做了一年半的“实官”。渠川曾在北京故宫的档案中,查到曾祖父值夜班的签名和亲笔写的请假条。在刑部广东司,他被大司寇桑文恪所赏识,与同事杨深秀(后来成为“戊戌六君子”之一)、刘笃敬(后来成为著名的爱国实业家)关系甚好,还与一些刑律专家一起精研律义,颇有心得。但是,他见清政府无能,吏治腐败,军队废弛,民生凋敝,再加上当时列强环伺,遂辞官回归故里,继续走他的经商之道。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