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古典文学摘选:渠川家世(8)

2022-08-17 10:59:34 来源:忠言堂 作者:网络
导读:渠川谈家世,渠川回忆道:有一天晚上,父亲突然找我,说:咱们下盘棋好不好?我很奇怪,他从来没有跟我下过棋,这时候为什么要下?但我点头答应了。父亲转过身

渠川谈家世

渠川回忆道:有一天晚上,父亲突然找我,说:“咱们下盘棋好不好?”我很奇怪,他从来没有跟我下过棋,这时候为什么要下?但我点头答应了。父亲转过身去,一会儿,从起居室里端出一个盖着蓝布的长方形盒子,还有一个也盖着蓝布的圆盒。我们在客厅里面对面坐着,只见他把那个圆盒打开,露出几摞码得整齐、淡黄色的棋子儿,字是绛红色的。父亲从里面拿出一个“士”,用手掂了掂,说:“象牙的,是明朝宣宗时的古董。”他摩挲着,端详着,又打开长方形盒子,原来是个折叠的棋盘,也是象牙制作的。棋子儿摆开以后,我们下了起来。下了两盘,我不大会下棋,都输了,他的棋下得也不怎么样。父亲抬起身,靠在椅背上发愣,显得苍老而消瘦。客厅里静悄悄的,只有大钟发出的轻响。第二天,我知道了他把这件我祖父传给他的古董也卖掉了,虽然是万分不舍。

富裕之家就这么坐吃山空,日渐穷困潦倒。渠川读高一时,向父亲发问:“你为什么不出去工作?大叔叔也从美国留学回来了,为什么不就业?”父亲说:“在瞬息万变的政局和此起彼伏的混战中,社会太乱了,生意难做,赚不到钱;找其他的事情,因我与你大叔叔都曾是大票号的东家,谁敢用啊?”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深秋的一天,渠川放学回家,看到家门口停着一辆排子车(也叫大板车),见到父亲把家里最后值钱的东西——起居室里那些紫檀、红木的古家具卖掉了。他心里好不凄凉,知道父亲彻底垮了,渠家也彻底完了。他跑到了楼上,看见父亲正在默默地吃东西,就在父亲身旁坐了一会儿,低声说:“不管家里发生什么情况,你也要给我交学费,我要读书。”不料这句话激怒了父亲,他瞪起了眼说:“真讨厌,我只有买一斤白糖的钱了,怎么给你交学费?”渠川一直深得父亲的喜爱,平常都是有求必应,父亲从来没高声过他,今天怎么说出这么绝情的话?渠川又委屈又无奈,扭头冲下了楼,从此之后,他遇到什么困难,都自己解决。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渠川十九岁,他通过努力,考上了燕京大学。父亲渠晋鲑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放下了架子,在家里收了三个学生,都是邻居家的孩子,教他们英语,解决了自己的吃饭问题。渠晋鉎还把租住的楼房一楼租了出去,做了二房东。在燕京大学读书的渠川听到这些消息,顿然省悟了许多人间道理。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