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散文随笔:东坡书院的光(4)

2022-08-17 10:57:33 来源:忠言堂 作者:网络
导读:东坡书院的光,我向先生倾诉。 先生,你可知你的诗词一代代圈粉无数? 你可知你的书法至今令人痴迷不休? 你可知海南年年出学子,代代出人才? 你可知海南已是自

东坡书院的光

我向先生倾诉。

先生,你可知你的诗词一代代圈粉无数?

你可知你的书法至今令人痴迷不休?

你可知海南年年出学子,代代出人才?

你可知海南已是自由贸易港,世界瞩目?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一上岛就被这里的椰子树、凤凰花,被苔古的土地、浩阔的蓝天白云和海洋所诱惑迷醉而忘了现实的艰辛?你是不是暗自欣喜,你不是被流放,你好像来到了梦想的净土?

还有,那时候我若在这里,你会不会邂逅我?

先生,我很惭愧,我在海南生活过10年,却因忙于生根立业,未曾想过去寻访你、亲近你。我年轻气盛,时常为自己遭遇到的不公、谗谤而心生愤懑。北上京城后,谈论你似乎成了我生活中时时可遇见的一种场景。于是,地理距离远了,我反而越来越多地了解你。你就是海洋。与你的一生坎坷相比,我所经历的不过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为此我庆幸我一直以海南为心灵之乡。在儋州“海花岛”那个著名的广告宣传片播出时,只因为海花岛与东坡书院近在咫尺,我二话不说就下了定金。我希望自己在花甲之年住到海花岛去,与东坡书院为邻,融入你的千年气象,潇潇洒洒……

恍惚中,天穹之下,唯有东坡……

一串轻轻的脚步声惊扰了我的幻想。师生们已完成了敬拜仪式,去往钦帅泉。

望着年少学子的背影,我忽然想,苏东坡在儋州仅仅三年,论时间,他能做多少事?为什么就赢得了海南千年的崇敬?是因为他在海南写下的诗词吗?是因为他教书育人并有学生姜唐佐考上举人吗?是因为他带儋州人打井取水吗……是,但似乎又绝不尽然。

那最本真的缘由究竟是什么?

我在脑海里检索着自己对苏东坡的认知。

苏东坡是一个充满诗性的人。海南岛孤悬海外,自然风景与他司空见惯了的中原迥然不同。椰子树、棕榈树、芭蕉树、凤凰花……多么异美的植物!还有那一望无际让人生出无限想象的蓝色海洋。海天之外,景象如此新奇,大文豪骨子里的诗性被彻底激活了。而狗仔花的出现,让他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探知的欲望。对于失意的人,大自然往往具有神奇的疗愈功能,在几番沉浮的政治生涯中早已养成了超然物外心性的苏东坡,更是在这异域风情中,很快找到了诗意的精神寄托。

苏东坡是一个潇洒达观的人。儋州古称儋耳。在北宋时期,儋州虽有奇丽植物繁茂,但地处边陲,闭塞落后,地燥林湿,海风苦寒,瘴疠和疟疾,甚至毒蛇猛兽,时时威胁着人们的生命,是极为荒蛮凶险之地。即使经历过朋友相悖、政敌构陷、亲人永别等种种人生磨难的苏东坡,这样的境遇也是又一次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但黎族百姓对他非常关照,送食物供其饱腹,送粗布供其御寒,帮他建桄榔庵,让他安然度过了最初的窘境。人性的温暖并不会因地域的闭塞而阻绝,淳朴的儋州人让生性乐观的苏东坡与民相亲,心怀天下,坦然面对谪居逆境,要活得丰盈自在,要在苦难中发光。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