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钦州的中华白海豚(3)
萌萌的海豚
六哥向她们科普说,中华白海豚特别喜欢在船后觅食,这对中华白海豚跟着我们,是借助木船掀起大浪.小鱼小虾跳起来好捕食。我曾看见跟着拖船游200多米的一群中华白海豚。
六哥的话,并非诳言,我曾亲身经历过这样的好事,那次也是六哥开船。
2007年,齐白石孙女齐慧娟到钦州寻访齐白石三次游历钦州的遗迹,最后一站就是到这片海域看中华白海豚。
那次在海里不仅看到各色各样的白海豚,红灰白全出动,更惊奇是回程时居然有六只中华白海豚一路欢送我们差不多300米,为齐慧娟此行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陪同来的自治区文联时任主席蓝怀昌一本正经地对齐慧娟说,钦州人都说,只有有福气的人才能看到白海豚,今天我们一船人都沾了齐院长的光,不但大饱眼福,还有中华白海豚列队欢送。
齐慧娟自然开心,高兴地说,等到白石塔建成开塔我送一批爷爷的画来钦州长期展出。
我提起这件事,六哥居然记得,对我说,要是能收藏一幅齐院长的画就更好了。
回程六哥很放松,不时和我们讲述中华白海豚的有关知识,从六哥的口中,我知道如今的三娘湾中华白海豚,数量从2004年的94只增加到了250只。又知道从钦州大风江口到三墩路,方圆30里的海域都纳入了中华白海豚的保护范围。
六哥特别强调说,这是钦州市政府听取了潘教授的科学建议而设立的保护区域。
上得岸来,我便不断地想,从94只到250只,这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更是政府和民众观念的改变。又想起《孟子》在《尽心章句上》的名言:“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一个地方的教化如何,从民众对待万物的态度上就可以得到答案,而钦州的中华白海豚正生逢其时。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