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父亲送我读初中

2022-08-17 09:46:44 来源:忠言堂 作者:网络
导读:父亲送我读初中,廖天锡 我小学毕业那年,统考前组织我们住校补课。一天,我丢了15张饭票,每张老秤4两,合计3斤12两,是五天的定量口粮。 我哭着跑回家,母亲一听慌了:“怎么得了

父亲送我读初中

 

廖天锡

我小学毕业那年,统考前组织我们住校补课。一天,我丢了15张饭票,每张老秤4两,合计3斤12两,是五天的定量口粮。

我哭着跑回家,母亲一听慌了:“怎么得了?这五天吃什么?”

我沮丧地说:“不读了!”

父亲说:“饭票掉了,但是书也要往上读!”他立即从队上食堂称来3斤12两米。这是父母亲两天多的口粮,给了我。他们吃什么?我没要,咕哝道:“反正考上了,也供不起!”

“谁说的?我肩膀顶不起背脊顶。掉了几张饭票就不读书了,以后不知还要碰到好多难事呢!”60岁的父亲着了魔似的把我拖到学校,把米交给学校食堂。

我担心爸妈饿肚子,中午又往家里跑,却看见父母亲在稻草树下忙碌。生产队的稻草扎在树腰上,下面悬空,两头小中间大呈漂亮的弧形,像一个巨大的球,雨再大都淋不进。垫牛栏用时,拿一支竹权插进去一只一只绞着扯下来,每只稻草都干干爽爽。时令已是盛夏,树腰上只剩松松垮垮的稻草帽。父亲见了我,十分尴尬地说:“捶点谷子!”说着,解开两只稻草活结,把稻草横摆在簸箕里,他们一个一个翻找,当翻到残留在稻草里的一株谷穗时,两双老眼像见到宝物般发亮。母亲用拇指甲小心翼翼地把那株谷穗掐断放在身边的铜脸盆里,又继续翻找,哪怕有一粒二胀籽谷,满脸皱纹也会笑成一朵花。然后是捶,再然后,母亲端起簸箕颠簸——扬弃禾叶、灰尘和瘪谷,留在簸箕里的是一点点二皮谷。母亲把二皮谷颠进铜脸盆里——我掉了十五张饭票,两位老人要从稻草堆里弥补,渡过难关。

我鼻孔发酸暗暗发誓努力学习。

还好,全校只我考上县里的重点中学——书籍课本伙食费全部在内,要42元,但父母亲翻箱倒柜,只凑满10块钱。

幸好凭录取通知从生产队仓库过了360斤口粮谷卖到粮站转户口,拿到20.88元;加上通知说一学期的学费可分两次交,父亲终于松了一口气。

开学那天,父亲挑着被子和木箱步行70华里,把我送到老城区的永兴二中。次日早饭后,全班同学坐船过便江去新二中建校工地劳动,父亲又送到码头。上船后,父亲突然喊:“站进点!木箱挨着了水面!”说着,奓开五指擦眼睛。我心头一热也泪流满面。他老人家目送我过了江、上了岸才转身离开渡口。

期末考试前,找我搭铺的同乡同学让他父亲偷走了我的被子。等我把情况告诉班主任,他已经跑了。

放假那天,到家已是傍晚,两位老人还在禾场上剁金刚刺柴蔸。父亲说剁成片晒干卖给供销社五分钱一斤,在凑下期的学费。父亲的手被金刚刺的倒钩划开一道道口子,结满紫黑的血痂。我心头一酸放声大哭,说书没法读了。父亲惊问我犯了什么事?我抽泣着诉说了被子被偷的情况。父亲如释重负,说世上只有做贼眼,没有防贼眼,被子掉了书要往上读。过后补了一句,你那同学太没良心!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