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精摘文选:苤菈
苤菈
胡弦
双休日,忽然落了雨。冬天的雨,比雪讨厌,把树上残留的枯叶扫落在地,整个城市邋里邋遢的。本打算出去走走,于是改了主意,就待在家里,炒炒菜,看看书。炒的是青椒、山药、芦荟,看的是齐如山先生的《华北的农村》。
徐州地处华东北部,算是华北的“郊区”,风俗物产相近,一看之下,觉得几如在说自己的家乡。又因为炒菜,对书中菜蔬一章多看了几眼,发现齐先生写到苤菈与苤蓝,竟是把它们当作两种菜分列开的。有些惊讶。在我的记忆中,苤菈与苤蓝是一种菜,苤菈是方言,苤蓝是学名。难道我错了?
于是看《苤菈》一文:“此亦蔓菁之一种,不过彼是圆锥根,此系球状根,然而也有许多地方呼它为蔓菁者,口味养料,亦大致相同也。吾乡一带则特呼此为苤菈,《玉篇》有此菈字,不过似系萝卜之一种,然萝卜之形状,与此大同小异,故借以呼此,然口味性质完全不同。”
于是又看《苤蓝》一文:“此物见于何书,或何名,都不记得了,然在华北则很普遍……形似萝卜,萝卜半截生在土内,此则完全在地上,又似前边所说之苤菈,所以平常也呼为苤菈,但大得多,口味及吃法亦截然两样。此则皮系淡绿色,瓤亦稍绿,每颗一二斤不等。”
按照齐先生的说法,苤菈就是蔓菁,只不过是球状根的蔓菁。苤菈属不属于蔓菁,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是球状根就对了。在我的家乡,凡球状根者,都叫苤菈。但《苤蓝》一文中又说“但大得多……每颗一二斤不等”。我记得家乡的苤菈都是一二斤左右,难道它们都是苤蓝,而与齐先生文中的苤菈毫无关系?那么齐先生所说之苤菈又是什么呢?
一笔糊涂账。农民眼中的菜,与植物学书上的菜,分法可能会大异,像许多地方把芥菜与苤蓝都呼为大头菜一样,连它们根的形状也不作区别。我家乡那时除呼为苤菈者,还有一种叫辣菜疙瘩的,应该属芥菜,圆锥状的根。根缩小,茎叶延长,还是芥菜,却更名为雪里蕻。雪里蕻就是春不老,这是一般人的分法,又有些地方的人不同意,比如河北保定一带,把二者分列。茎粗长者为春不老,类丛生叶多者为雪里蕻。
春不老与雪里蕻的分法,大约类似苤菈与苤蓝的分法。但是否需要区分,全在一地习惯。
苤菈,我说不清它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它像贫穷乡村的象征,我很难说自己真正热爱它。但只要回忆,脑海里就有它的位置。它扁球形的根,根上的叶痕,叶子上蜡一样的白粉,都在我脑海里清晰地保留着。
苤菈秋熟,基本与萝卜同期,宜生食,但又不如蘿卜方便。嫩萝卜拔出来,洗洗干净就可以生吃,没有水,把皮剥掉也能吃。苤菈不行,它的瓤也是嫩的,但皮硬,剥不掉,洗净也下不了口。萝卜甜脆,苤菈却有股药味。此味,俗谓“cuan哄味”,cuan,我说不准这个字的写法,是窜,还是蹿、撺、串?好像都有点,那味道怪怪的,不安分,不惹人喜,辛烈,像对生活的怨气。苤菈生吃,一般要切成细丝,放在水里浸泡,等到泡了一段时间——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它胸中的怨气渐渐释放在了水里,清甜的味道才出来,你也才会注意到它是那么白,雪白。这时以盐、醋调之,再配上一点青、红椒丝,好吃,比调萝卜丝还美味。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