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散文精选:克里姆林宫之上(15)

2022-08-18 09:28:26 来源:忠言堂 作者:网络
导读:克里姆林宫之上,赫鲁晓夫向苏联部长会议报告:请求中央救助,并实施粮食定量分配,以挨过饥荒。斯大林给赫鲁晓夫拍了一封电报:荒谬绝伦! 1947 年2 月,联共(布)

克里姆林宫之上

赫鲁晓夫向苏联部长会议报告:请求中央救助,并实施粮食定量分配,以挨过饥荒。斯大林给赫鲁晓夫拍了一封电报:荒谬绝伦!

1947 年2 月,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作出了《关于战后时期发展农业的措施》的决议。

赫鲁晓夫争辩:春小麦不适合乌克兰,在乌克兰春小麦不如冬小麦高产,乌克兰南方更是如此。应该让集体农庄选择该种冬小麦还是春小麦。

苏共中央全会的决议可以讨论吗?你不能开社会主义的倒车。

“全会认为,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逐年减少春小麦这种珍贵粮食的播种面积,而把肥沃的黑土用来播种价值比较小的饲料作物特别是大麦,这是不能容忍的。”

乌克兰黑土地的脊梁塌掉了,那春小麦哭啊哭来了白茫茫的雪花。

“1947 年乌克兰地区集体农庄的春小麦播种面积应当比1946 年增加18.2 万公顷,而达到75 万公顷,保证以后几年继续扩大春小麦的播种。”

赫鲁晓夫一夜之间开窍了。他给自己的解围讲了一个笑话:两个军人——中校和将军发生了争执。

中校把将军难住了。将军向前一步,大喝道:“中校,不许放肆!”

“消灭城乡差别”的口号更是一根开了窍的擀面杖。他双手捏着嗓子,“喊”来了一个集体农庄合并为农业城市的擀面板。扩种的春小麦便擀出了上好的挂面,献给斯大林1949 年的70 岁生日。

官出数字,数字出官,赫鲁晓夫终于进入克里姆林宫了。这不是投桃报李,而是摧枯拉朽。

1953 年,春小麦的酿造斟满了克里姆林宫宴会厅的高脚玻璃杯,镰刀与铁锤醉得一塌糊涂,地老天荒了。

苏联,你这块二千多万平方公里的黑土地和并不黑的天空,就这么老了荒了吗?

1953 年9 月,苏共中央全会,赫鲁晓夫作了《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农业的措施》的报告,最后是一個简短的速记:马林科夫:同志们,中央主席团建议批准赫鲁晓夫同志为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需要对此事作说明吗?

喊声:不需要。

马林科夫:好,不需要。那么进行表决。赞成批准赫鲁晓夫同志为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的,请举手。请放下。有反对的吗?

喊声:没有。

于是,我看到了赫鲁晓夫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的秘密报告:同志们!我们必须坚决彻底地揭露个人崇拜,无论在思想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都要作出相应的结论。

……

我们党的胜利旗帜——列宁主义万岁!(热烈的、长时间的掌声,全场欢呼、起立)起立的掌声,招展的红旗,热烈的欢呼,将克里姆林宫的地毯醉倒了。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哪?在《列宁在十月》的电车上,谁驾上它,就是方向,就是飞驰。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