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冬日里的鳗鱼(14)
阳台上的鳗鱼
我请他进屋坐。
他带着一股寒气走进来,脸都冻红了。我给他泡了一杯茶,他捧在手里,没脱外衣,在沙发上坐下来。
“晓芬本来要一块儿来的,今天她有点感冒,我怕她再冻着,没让她出来。”他说,“她特意叮嘱要我谢谢您,说我不在家的时候您去陪了她好多次。”
我说:“是她照顾我,我去你们家蹭了好几顿饭。”
他笑着摆了摆手,随即收了笑说:“其实我也要谢谢您,桃桃留学走了以后,晓芬有好长一段时间精神状态很不好,整天没精打采,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头,我真担心她想孩子抑郁了。后来您来了,她一见您就喜欢,常跟我说起您,说句占您便宜的话,我们看您就像是自己女儿,就是那种越看越觉得好的感觉。”
他说着呵呵笑起来,就像是忍俊不禁。
我也笑了,我说:“我太荣幸了。”
他一脸认真地说:“您别介意就好,我和晓芬都是那种实实在在的人。”
他似乎有点羞愧。
我说:“我真的是特别高兴。”
他显出轻松。
“晓芬姐感冒没事吧?”我问。
“感冒没事。”他说,“她身体弱,我最担心的还是她的心脏,前年搭了三根桥。”
他忧心忡忡。
“晓芬姐夸您对她特别好。”我不知该怎么安慰他,说出这么一句。
“那是应该的。”他说,“夫妻一场,我就想把她照顾好。还有女儿,还有她父母,我都想照顾好。”他停了一下又说,“当然,其实每个人我都想照顾好。”
我敏感地捕捉到他脸上闪过一个就像跟我心照不宣似的微妙表情,我即刻想到他后面这句话大概是指宋淑雅吧。
“您真是个大好人。”我由衷地夸赞他。
“说不上的。”他谦虚地说,又嘿嘿笑着,带着既像是反省又像是认同的神色说,“晓芬说我是一个多情的人,我也不知道她是啥意思啊,她是不是说多情的人也是无情的人?不过,比起无情的人,多情的人至少是有情的。”
九
再过半个月就要到春节了,孙先生和潘晓芬去南京探望父母。临行前他们又给我送了好些吃的,有酱好的肉,烧好的鱼,卤好的豆干,蔬菜都是洗净切好装在保鲜盒里的,还有好几种我喜欢吃的水果,那么细致体贴,令我感动。他们走后,我还真挺想他们的,那种萦回于心的感觉非常类似于年纪小的时候妈妈出门我想念她那样。我经常手捧茶杯,站在窗口眺望他们的家。因为知道了哪个房子是他们的,我能从众多蓝色和灰蓝的窗帘里一眼辨认出他们的窗口。我甚至就像长着千里眼一样,能看见目力不能及的摆放在窗台上他们夫妇精心莳植的花花草草。
他们到了南京和我视频,把他们的家人亲戚一一介绍给我,我恍若他们大家庭中的一员。那种十分新鲜的感觉令我很欣悦,我一点不感到那些素未谋面的人陌生,仿佛他们从来就是我的家人。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