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冬日里的鳗鱼(16)
阳台上的鳗鱼
“怎么样,送得出手吧?”爸爸目光热切地望着我。
我真不想打击他,这两个物件华而不实,况且也不像是孙先生夫妇的东西。
“我挑来挑去,差一点把飞机误了。”他说。
我还是忍不住说:“这东西有什么用?”
他两眼望着我,木了一下,语气急促地争辩说:“礼物就是心意,哪能说有用没用呢?”又带着讥讽和玩笑的口气说,“你们不是很浪漫的吗?现在怎么一开口就是‘有用?”
他话里的这个“你们”显然是指我和妈妈,以前他也是这样说我们的。
我心里觉得他眼光土不会买东西,不过,没有往下说。
“那我们什么时候去看看你的房东?”他问我。
“这回见不着。”我说,“他们出门去了。”
“这么不巧?”他明显失望,“我可是诚心诚意的啊!”
爸爸是第二天晚上的航班,还有一个白天的时间可以出去逛逛。我问他想去哪里,他说冰天雪地的,看你又忙,不如哪儿都别去了。我说你难得来一趟,北京好多地方都没玩过,我再忙也要陪陪你,何况我也没那么忙。
“那好,”他说,“我们去香山吧。”
香山?我以为自己听错了。
“是啊,香山的红叶最有名了,我一直很想去看看。”
可是这天寒地冻的,香山的红叶早落光了。
我还是陪他去了香山。山上阳光灿烂,寒风料峭,他面颊冻出两块红,就像涂了没抹开的胭脂,他竖起衣领,缩着脖子,脸色泛黄,看着都冷。我把自己的羊绒围巾摘下来给他,他坚决不要,还差点冲我发脾气。
一路上我们话很少,几乎没有交谈。在离开家之前已经有很久我们就是这样子,所以我也没觉得有什么不自然,只是心里多少还是有点郁闷,我想既然跟我无话可说,又何苦跑这么大老远来看我?
我们并没有爬到山顶,走到大平台就开始往回返。下山的路上我们不像上山时那样沉默,不时交谈几句。爸爸也不像刚才那样冻得哆哆嗦嗦,他脸色缓了过来,面颊上那两片奇怪的红色也自然消失了。
“山里真静。”他感叹说,“我感觉能从这宁静中汲取能量。”
“所以你不去看名胜要到山上来餐风饮露。”我说。
“这里人少。”他说,“我就想安静地和你待一下。”
我不吱声,心里想:何必呢?
我們默默地往下走,下山比上山步子快得多。
“小时候你就喜欢一个人走在前头。”爸爸从后面赶上来,笑眯眯地说,“从小你就能干,独立,那样小一个小人儿什么事情都做得又快又好,***妈说,这孩子长大了留不住,肯定是要远走高飞的,让她一语说中。”
他毫无预兆地提到我妈妈,用的还是那样一种亲昵的口气,就好像我们还是一家三口,中间没有发生任何变故,我心里忽地一酸,有一股气在胸中胀满,我感到胸口隐隐作痛。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