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冬日里的鳗鱼(2)
阳台上的鳗鱼
坐下签合同之前,孙先生和我随意交谈了几句。
他未语先笑,说刚才看见我走进来就很高兴,他就想把房子租给一个女孩,因为这是他们女儿的闺房,装修好不久孩子就出国留学去了,房子还是崭新的呢。
我一听特别高兴,这么说我的运气真是很好。价钱我就按网上约定的支付,孙先生似乎在等我砍价,但我没有,这个价钱要得并不算高。中介的小伙子把合同拿来给我们签,是事先印好的制式合同,对租金的约定是押一付三。孙先生对我说:“您看这样好不好,不用押一付三,您住一个月就付一个月的租金,如果住不满一个月,租金算不算的也没关系。”
“那不可以。”我认真地说,“我会按合同付的,谢谢您不要求押一付三,这样我手头可以宽裕点,不过,至少也是要押一付一的。”我跟他开玩笑说,“要不我跑了怎么办?”
中介的小伙子听了笑起来,说:“人家都是为自己的利益争得面红耳赤,你们倒好,这么谦让,话都是替对方说,我干了好几年还没见到过。”
孙先生用玩笑的口气对我说:“那没事,您也不会把房子带走吧。”
他对我一直称“您”,说话的方式像个地道的北京人,但他咬字特别清晰,和北京人舌头向上轻轻一卷的发音方式不太一样。他问我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我也顺口问了他一句,他说他是南京人,不过,已经在北京生活几十年了。
“你们彼此还有什么要求都当面说清楚。”中介的小伙子叮嘱我们。
“本来还想说拜托您爱护这个房子,见到您觉得不必说了。”孙先生笑着说。
我说:“您放心,我会比自己的房子还要爱惜的。”
走出房产中介公司,孙先生向我介绍那位和他一起的女士:“她是我同事,叫宋淑雅。”他就像顺口提起似的说,“一会儿我们还要出去,今天我车限号,搭她的车。”
他们带我去物业办登记手续,然后领我去新租的房子。房子果然十分理想,除了非常新,还特别干净,真是纤尘不染。客厅里有小巧的写字桌和柔软的长沙发,厨房里锅碗瓢盆一应俱全,都是颜值很高的那种,灶台和油烟机看着就像是从来没有用过,还能闻到新物的气味,洗手间是干湿分离的,淋浴间的玻璃罩明亮剔透,没有一点水渍,水池和马桶样式时髦美观,同样是十分清洁,整套房子比我想象的还好。孙先生打开厅里的窗户通风,正是夕阳西下时分,金灿灿的阳光从玻璃上反射进来,房间里相当明亮。他站在窗户前,指着对面一座高高的塔楼对我说:“我就住在对面的小区,您看顶层那个挂着蓝色窗帘的就是我家,走路几分钟就到。”
正说着,宋淑雅走过来轻声问他:“塑料袋在哪儿?”他顿了一秒,便反应过来她要的是垃圾袋,指了一下进门处挂衣架下面的小柜子。她打开取出颜色不同的垃圾袋,套在垃圾桶上,我明白这是为了垃圾分类。看她细心周到如同主人一般,尤其是和孙先生很有默契的样子,我下意识地想到他们的关系恐怕不仅仅是同事那么简单。这个念头也就是一闪而过。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