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恐怖鼠疫(7)
百斯笃
四
封城两三天过去,街市依旧太平,人们议论纷纷,说知事胆小如鼠,刚有个风吹草动就封城,哪有军人的血性和胆量啊。赵瑞甫不为所动,他让卡尔迈林斯基联系哈尔滨防疫总局,紧急订购了三万副口罩。卡尔迈林斯基将查疫局库存的两千多只纱布口罩分发出去,很多人都不要,接过去的也不戴,有的随手往兜里一塞,有的吊荡在脖子上摆个样子。这种口罩纱布之间垫着药棉,效果很好,据说曾经在奉天召开的万国鼠疫防控会上很受好评。孙万祥会长也不敢怠慢,派出伙计们挨家商号发口罩,叮嘱大家没事不要出门。十年前那场百斯笃,他家最好的酿酒师傅死了,害得他家的烧刀子酒几年缓不过劲来。
买了马车之后,徐德友就不敢在翠萍家住了,他在旱獭子街附近找了个房子,跟房东讲价想租下来,房东爽快地说,你就住吧,反正也租不出去,就当给我看房子了。翠萍看着徐德友忙着搬出去,捂着嘴笑,说,哎,你不是在外面又撒目了个相好的吧。徐德友咧着嘴笑,说,你没看那些洋大夫们都戴着蒙脸布吗,我可真有点害怕啊。
康老三大约是戴口罩的几个人之一,他经历过十年前那场瘟疫,知道百斯笃的厉害,每天接触那些打旱獭子的人和皮货商人,他心里也害怕,可是对金钱的贪婪战胜了胆怯,他趁着大家惊慌逃散之时,压低价格收购了几万张旱獭子皮。那些病死人的旱獭子皮也被他不声不响地据为己有。囤积起这几万张旱獭子皮,康老三做梦都要笑醒了,他盘算着,等局面安稳下来,将这些皮货一出手,每天吃香的喝辣的。
这天夜里康老三醒了,不过,不是笑醒的,是咳嗽醒的。他感觉口干舌燥,胸腔里像燃起了一团火,火苗子呼呼直冲天灵盖,脑门子热得像扣了一口蒸锅,他挣扎着坐起来,朦朧之中看见一群被剥了皮的旱獭子,浑身血淋淋的,龇着牙争相往炕上爬。康老三吓得大叫一声,猛然吐出几口血来。他让手下人赶紧去请周瞎子。满洲里的中医药局里,周瞎子诊所根本排不上,只是他神神道道的会一些奇方异术,治好过几例怪病。周瞎子也不瞎,只是眼睛小得像一条缝,总像是闭着眼睛,看什么东西都要凑到鼻子底下,加上会打卦,人送外号“周瞎子”。周瞎子听了康老三的病状,连连摆手,把口罩戴了起来说,治得了病,治不了命,另请高明吧。手下人回来一看,康老三已经面色黑紫,气绝而亡了。
教堂钟楼上钟声响起来了,今年的圣诞节冷清了许多。教堂原本已关闭了好长时间,这一天是圣诞节,又要搞一个为防疫的募捐活动,有很多人来到了教堂。徐德友在教堂石头围墙外面的街上等候。教堂里烛光亮起来了,风琴响起来了,唱诗声传出来,悠扬好听,琴声传了出来,他知道那是从尼基伏洛娃那把小提琴上演奏出来的,曲调哀婉动人,徐德友不知道这是一支什么曲子,可是他听懂了,他似乎看到了榆关道上那逃荒途中的累累白骨,他的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