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那个吹萨克斯管的男人(3)

2022-08-20 16:07:36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吹萨克斯管的男人,后来,我们的虎牛乐队经常在旧金山湾区的酒吧里表演,遇到重要节日还去旧金山、纽约、华盛顿等地演出。虎牛乐队一时小有名气,这让我颇为得意。由

吹萨克斯管的男人

后来,我们的虎牛乐队经常在旧金山湾区的酒吧里表演,遇到重要节日还去旧金山、纽约、华盛顿等地演出。虎牛乐队一时小有名气,这让我颇为得意。由此,我认识了不少爱乐人,不过,乐队的故事以后再说,此刻我很想告诉大家强巴的生平底细。他出生在西藏拉萨,十三岁时被他的远房亲戚带到美国,进了爱丽丝父亲的服装厂。

兩年后的某天,爱丽丝随父亲来到制衣车间,一眼望见那个叫安多强巴的男孩,她一拐一拐地迈着丑陋的步子走过去,看他右手拿着眉毛钳,左手拉直衣服领子压到缝纫针下,“隆隆”踩几下缝纫机踏板,就把领子缝纫到了衣服上。爱丽丝惊讶他的小手是那么灵动,连带污垢的指甲都仿佛有一种节奏和韵味。

那时爱丽丝四十三岁。四十三岁的爱丽丝无婚无育,与父亲一商量就把强巴领为养子。

强巴从一个黑工,一跃成为美国公民,且不用再到服装厂去缝纫衣领了。每天从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强巴都在爱丽丝的书房里听她讲课。从历史到地理,从文学到音乐。十六岁那个夏天,爱丽丝买回来一把萨克斯管问他:“喜欢吗?”强巴摇摇头说:“不知道。”

“我亲爱的宝贝,你一定会喜欢上它的。”这是爱丽丝第一次对强巴脱口而出,让强巴感动得泪光闪烁。这之后“我亲爱的宝贝”就成了爱丽丝对他的口头禅,即使时间过去了二十年,爱丽丝依然会对他这样说,尤其在他们有分歧时,也从不忘这句话。每次强巴只要听到“我亲爱的宝贝”,就会滋生出感恩和顺从的心。毕竟,他的一切都是她给的。在她父亲去世后,她曾对他说:“我父亲给我留下的遗产,以后都是你的。”爱丽丝这么说,就是要把强巴牢牢地捏在手里,陪伴她到地老天荒;而我后来知道,强巴并不喜欢过这样的生活,也不稀罕她的遗产,只是中国人的良心和孝心,让他尽着养子的责任,这也是养母爱丽丝颇为看重他的地方。

我一直没敢问强巴他养母的腿是怎么出了毛病的,我猜想是小时候患了小儿麻痹症,或者就是车祸。但让一个年轻人,天长日久地露出笑容陪伴她,即使给我金山银山也做不到。

人最宝贵的是自由,看来强巴有诸多的不自由。我忽然就对他养母有些反感,这反感来自我亲眼目睹的一幕:爱丽丝在书房用一只儿童玩具摇铃,“当当”地摇了几下,强巴就离我而去,进入厨房,在一只托盘里放上一把小茶壶,两只茶杯,还有几片削好的苹果、一些干果,然后笑眯眯地送到爱丽丝面前的茶几上。这还不能走,他必须满面笑容地看着她一声不吭地吞噬食物;而她望着他小眼睛眯成细缝的形象,感到极大的满足。

不知为什么,我都觉得强巴被他养母爱丽丝污辱着,但我还是不露声色,不让强巴难堪。我后来再没有去过强巴家里,但我经常把他叫出来和乐友们一起玩。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