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那个吹萨克斯管的男人(4)
吹萨克斯管的男人
那天黄昏,我照旧去校门口的公园里会强巴,但奇怪的是他没来。我心里想,也许被他养母爱丽丝叫住了走不开。一想到他被这老女人缠着,我就不是个滋味。正懊恼时,一个素昧平生的年轻男子提着琴盒走了过来。他中等身材,看上去三十多岁,从琴盒中取出一把萨克斯管吹了一曲,然后对我说:“你是凯丽?我想参加你们的乐队。”
他说话时,右嘴角露出一颗发黄的虎牙,厚厚的嘴唇给我的感觉朴实憨厚。他说他一直关注我们的虎牛乐队,好不容易打听到我和强巴每天黄昏会来这地方练琴,就专程赶过来了。我念他这份心意,不经强巴同意就答应他入队了。他接着说他叫许冬子,是广东茂名人,来美国十多年了,因为一直在旧金山唐人街餐馆打工,平时都说广东话,偶尔说普通话,有点担心自己英语不好,没法与队友们交流沟通。
“你的担心是多余的,音乐本身就是语言。”我说。
许冬子听我这么说,心里踏实不少,开心地又吹了几首曲子。他的水平显然没有强巴好,但他一直吹到太阳落山,一抹彩虹席地而来。告别时,我对他说:“这周六,晚上七点,我们乐队的活动在山姆大叔家,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来参加。”
“真的?”他有些激动。
“当然是真的。我把山姆大叔家的地址写给你吧!”我说着就从上衣口袋里掏出手机,以短信的方式把山姆大叔家的地址连同手机号,一起发给了他。然而他说:“我英语不好,你能带我一起去吗?”
“好吧!”我答应了他,一时把强巴忘到九霄云外了。我说:“我们周六下午六点在这里碰头,然后坐公交去山姆大叔家。”他一口气说了好几个谢谢,还说乐队可以拉到旧金山唐人街去演出。
这天我回家时给强巴发了短信,汇报了许冬子入队的事。强巴给我回信说:“许冬子入队的事没问题。亲爱的,我感冒发烧了,周六不能去山姆大叔家。”
我本想拨过电话去听听强巴的声音,但一想到我们之间隔着他的养母爱丽丝,我就不高兴了。我记得强巴和我说过,在他眼里如今六十多岁的爱丽丝,依然美丽如花,与她二十年前的容貌没啥变化,只不过手背上多了几块老年斑。强巴这么说,是否对他养母别有一番情意呢?
三
这几天黄昏,强巴没来公园练习萨克斯管,让我觉得整个公园都冷冷清清的。好在我最近比较忙,趁他不来公园的日子,抓紧备课。去年开始,我多开了一门中国文化课。教那些洋学生中国文化并不容易,需要点点滴滴从实做起。譬如中秋节,我就要给他们讲自己小时候是如何过中秋节吃月饼的,然后分给他们一人一块月饼,告诉他们月亮里有嫦娥私奔、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的故事;还告诉他们中国古代诗人李白,有首脍炙人口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如果到了端午节,我还会去中国超市买来粽叶、糯米和红豆,教他们如何包粽子。在包粽子的当儿,给他们讲屈原的故事。如果到了春节,那我就要买上水饺皮、猪肉末和青菜、鸡蛋,教他们如何包饺子,煮饺子。大家在一起吃饺子时,我还在桌上摆了毛笔、墨和宣纸,让他们学写毛笔字。我的中国文化课就是这样从实做起,让洋学生们记忆深刻。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