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散文:虎的生存原则(6)
复仇
被扑倒的金元国反而无所畏惧了,索性一搏吧!
便一个鲤鱼打挺站起来,侧头躲过迎面而来的血盆大口,抡起拳头砸向东北虎,整条右臂正好全部捅进虎嘴里,拳头抵住了虎的喉咙,虎口闭合,金元国的右臂当即被虎齿咬穿。大约是金元国的手臂卡住了虎的喉咙让它感到“如鲠在喉”,十分难受,几乎同时,虎又把他的右臂从嘴里吐出来。金元国顺势猛踹了老虎一脚,老虎向后倒退了一步,没有进一步行动,就那样对峙了片刻,转过身慢悠悠地离去了。这个故事,不断在珲春一带被讲来讲去,一时间,金元国成了远近闻名的“打虎英雄”。
1998 年,中俄野生虎豹联合考察队来珲春地区进行野外考察。旧事重提,俄方领队皮库诺夫先生对这一事件发表了他的看法。皮库诺夫说,这个人以前一定通过某种方式伤害过这只东北虎,否则它不会来找他的麻烦。东北虎的记忆力极好,报复心也极强,但是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一旦想伤害人,人是没有反抗机会的。老虎没有吃掉金先生,看来是没打算吃他,仅仅是找了他一个小麻烦。
俄罗斯远东地区有很多老虎,人与老虎打交道机会很多,所以人们对虎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很熟悉。有一位俄罗斯猎人,曾经开枪打伤过一只老虎的前爪,伤虎逃掉了。一年以后的某天,这位猎人又和其他两位猎人结伴上山狩猎。伤过虎的这位猎人走在三人中间。突然,密林中跳出一只猛虎,直扑走在中间的这位猎人,将其咬死后,扬长而去。专家们闻讯去现场调查,通过雪地上的足迹判断,老虎的脚爪受过重伤,因此推断,这正是被猎人伤害过的老虎来“报仇雪恨”了。
皮库诺夫进一步推断说,金元国有可能是下套子或下夹子伤害过东北虎,而东北虎就从套子或夹子上闻到并记住了金元国的气味,才找机会回来报复他。
后来,中方专家吴志刚先生就此事专门去金元国所住的村庄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据金元国的邻居说,全村就金元国一个人喜好打猎,专门到处下套子……
不仅俄罗斯专家这样认为,生活在山林里的珲春老辈人也有这样的共识。他们普遍认为,老虎轻易不会伤人,伤了人的老虎都活不长;而被老虎伤害的人,一般也都是该死的人。这话说得有些绝对和偏激,并且带有这一地区的山神崇拜色彩。事实上,在被老虎攻击的人当中,伤害过老虎或其他野生动物的人占大多数。
春化曾经有位非常有名的朝鲜族猎手,五十多岁了,身手仍然极其矫健。一杆自己改装的套管猎枪,可以发射军用步枪子弹,是有名的“虎见愁”。1992年,他独自到青龙台沟里打猎,一朝失手,终落到了动物口里。受了重伤之后,独自爬到公路边,被路过的人送到医院。被救起时,他浑身是血,身上带有多处利爪的抓痕和巨大的撕裂伤,整个头皮都被揭了下来。据目击者判断,应该是大型猫科动物所为。但由于猎人伤势过重,失血过多,送到医院不久就死掉了。一段惨痛的经历和森林里那场很可能惊心动魄的搏斗,便成为一个永远没有见证的秘密。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