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四十年的乡愁(3)
四十年卤白干子是乡愁
南陵县城发生了很大变化:改造旧区,开辟新区,拉开城市建设框架,新建了一个又一个小区,开辟了一条又一条大道,矗立起了一个又一个大厦,城市体量增加了一圈又一圈。每次回乡我都居住在离十字街最近的“舒雅宾馆”,这里离香油巷也近。在宾馆放下行李后,哪怕是午夜一点,我都会第一时间赶到香油巷,去吃各种小吃。
现在的香油巷小吃一条街真是热闹,灯火辉煌,人声鼎沸。食客很多,跳完广场舞回家的,打牌结束的,开着出租车来,坐着电动车来,有的走着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有的只为打个尖,有的却在这里拉开场子喝酒,有的打了包回家当宵夜。店铺林立,前档后坊,菜品丰富到极致,大菜有牛肉锅子、羊肉锅子、鱼头锅子和各式烹、煮、炸、烧的菜品,小吃有卤鸡爪、腌红椒片、腌生姜、干丝、臭干子、菱角菜等凉菜,可以三五块钱单点一样,也可以十块钱三样拼盘。巷口当街而立的招牌是“老白干子”,一中年男人坐在摊前,火炉上的锅子里煮着白干子、千张棍子、五香蛋,另只锅里是油炸春卷、臭干子。他说他家还有两间门面房,里面凉菜、小刀面、扎啤应有尽有。这里是老百货公司大楼的后面,在巷口能看到百货大楼的门口。我游目过去,恍惚间仿佛看到老婆婆的身影,仔细看,哪里有?我在巷口坐下来,吃着干子,味道淡了,向中年男子问起当年的老婆婆,说她有个儿子在白水泥厂上班。中年男子怔了一下,说我就是她儿子,我原来在白水泥厂上班,后来下岗了,为谋生计就重操老娘的生计。我将信将疑,因为人称他“老白子”,在我们那儿被称“老白子”的,是指家中老小,幺儿,他的招牌“老白干子”是以他名字命名的。他的锅里堆了很多干子,吃的人多,哪里还顾得上熬煮卤香?味道也就一般,只能算是水煮干子。再看食客们,也不把干子当主食,只当大荤大素之余的配角小吃,这些中青年一定没吃过当年老婆婆的卤白干子吧?
哦,四十年过去了,我那又鲜又辣又齁又香的南陵卤白干子啊!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